柿饼子二斤一盒,栗子糕也二斤一盒。
装好的礼盒子都码在库房的货架上,整整齐齐十分壮观。
库房里还堆放很多大葫芦,都是从村里陆续带来的,售价十两或二十两一个,一个月也能卖出去好几个。
每个葫芦上都贴着不同的吉祥语,像什么鲤鱼跃农门,五子登科,金榜题名,福如东海,生意兴隆等等。
姜武跑进来,将先前买的小食递给三个姐姐,自己也坐在一旁,边吃边将刚才的事说一遍,末了道:“姑母好奇怪,明明有人打她却不承认,还跟二哥哥借钱。”
樱宝皱眉思索。
她怎么觉得这套路有点熟悉,像仙人跳啊。
但那伙人设计的似乎不是姑父,而是姑母,或者说是姑母的娘家。
从去年开始,姑母就经常回娘家借钱,不仅从爷爷奶奶手里借,还向大伯二伯借,也向阿娘借过,只不过阿娘以刚买房子为由拒绝了。
等将家里所有人都借了个遍,再也借不到后,又频繁要求自家特产铺子交给她儿子玉昆经营。
估计姑母认为自己是个五岁多的小娃娃,根本做不了铺子的主,所以从来不跟自己说。
这下好了,又开始盯上大堂哥,希望姜成借钱给她。
樱宝想了想,跑去铺子里,询问二堂哥刚才的事。
姜泉仔细说一遍当时情形,气愤道:“我瞧那人一直打姑母,便去找了金大叔,结果那群人与姑父都不在了,只留姑母一个人坐地上。”
“一个人?那姑父呢?”妻子因护他被人打一顿,按理他应该带妻子去看诊或回家,结果姑父竟一个人走了。
这是怎样一个绝情男人?
偏偏姑母跟巡捕撒谎说自己没被人打,只是摔一跤,又祈求姜泉不要回家告诉家人,更不提姑父为何不在。
真是奇葩一家子。
姜泉气鼓鼓道:“谁知道!我瞧姑母那样子,姑父应该暂时没事。”
樱宝沉吟,没再说话。
第二天,姜泉带着三姐妹与小堂弟去瓦市玩耍,顺便去听听冬梅与她爹说书。
:唱书
几人来到瓦市一幢红漆雕栏的木楼前,只见门牌上写着八仙茶坊四个字。
兄妹几个走进茶馆,找了一张临窗方桌坐下,又让小伙计送来几碟点心,一壶茶水。
桌中间放着几只倒扣着的茶碗,将碗翻过来,小伙计给几人一一斟上茶。
她们几个来的较早,说书先生还没到,茶馆里的人并不多。
樱宝姐弟几个边吃点心,边打量外头。
外头比茶馆热闹多了,有耍杂耍的,摆场子卖跌打膏药的,耍刀舞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