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一点都不想大姐早嫁人,因为自打母亲去世后,自己孤零零一个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好像孤儿一样。
弟弟还小,啥都不懂,每日就知道吃东西,再就是到处乱摸乱爬,弄的浑身脏兮兮,简直烦死个人。
好在大姐回来了,虽然沉默许多,但对自己与弟弟很温柔,还主动帮家里洗衣做饭。
她不懂,为何大姐不早嫁人,就会影响自己与弟弟的前程。
樱宝默默瞧着旭宝,看他吃完枣子吃栗子饼,将嘴里塞的满满,又用脏兮兮的小手去抓地上的泥土玩。
陈招继续絮叨:“最近常有媒婆来咱家,不仅给大姐做媒,还要给爹做媒。樱宝你猜,媒婆给我爹说的是哪家闺女?”
“哪家?”樱宝随口问道。
陈招一脸不屑:“是楚家村村正的闺女楚嫚!”
:续弦
樱宝面皮抽动一下。
那个楚嫚与大堂哥姜成一般大,今年得有十八了吧,过完年就十九,竟然还没嫁出去啊。
而陈昌平三十二三左右,比楚嫚大了十三四岁,若再早生两年,估计都能做她爹了。
“阿奶不同意,爷爷也不同意,可那媒婆一个劲地游说。”
之前楚家村楚嫚与姜成的婚事,可是在整个川河镇都出了名的。
试问哪家人敢娶那样的女子?
当然,那些家贫的或者老鳏夫可能不介意,但楚村正家又怎么可能让宝贝闺女嫁给那种人家?
陈招忧心忡忡,又与樱宝絮叨一阵子,然后带着弟弟回家。
陈老栓经过前次水患后,在南坡也建了屋子,但只建了三间瓦屋,连院子也没圈。
三儿子陈昌海也在旁边建了三间瓦屋,同样没圈院子,因他们大多数还是住在老屋,这边只是以防万一。
大儿子陈昌容没在南坡建房,他觉得没那必要。
每年也就春夏两季雨水多些,其余时间还是住在老宅方便许多。
今儿是中秋,也为了乔迁新居,陈老栓一家便来南坡过节。
陈招带着弟弟回到家,就见大姐正在三叔家帮三婶烧火做饭。
奶奶陈冯氏也坐在板凳上摘菜,祖父则端着一只茶壶在喝茶。
老太太望一眼孙女,吩咐道:“让旭宝自己玩,过来帮忙理菜,等会儿你大伯大伯娘一家就过来了。”
陈招应一声,蹲地上帮忙理韭菜。
就听爷爷与阿奶说话:“过完节,二郎便去县学读书了,得给他筹备点儿银钱带上。”
陈冯氏头也不抬道:“那是自然,我手头还有二十两现银,到时候都给他。”
陈老栓吸溜一口茶水,摇摇头:“这次给了下次怎么办?我听说县学生员经常会在一起举办诗画会,每次都要出份子钱的,二郎他自然免不了。唉,加上每年的束脩与伙食费,二十两,怕只够半年花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