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应验到妹妹的身上。”
【】
寿康宫
静乔姑姑见着内殿一片安静,又问了方才伺候的宫女,得知皇上没坐上两刻就离开,心中就有了定论。
走进内殿中,太后神思倦怠的躺在床榻之上:
“颂霜如何?”
静乔姑姑抹掉眼角的泪水,连忙上前,说:“德妃亲自去了一趟朝曦宫,贤妃娘娘还是没有出宫,二皇子也没管。”
太后用帕子拭泪,无声叹气,“当年若不是哀家想着,明家如能出位皇后,明家日后定会百年昌盛,但皇帝太有自己的主意,是哀家害了颂霜。”
静乔姑姑跪坐在太后的跟前,“太后别这么说,当年贤妃娘娘,自个也是答应了的。”
太后勾了勾唇角,只是里头不带喜悦,“她答应,也是以为皇帝能宠她,能将她放在心上,不然颂霜总能寻位称心如意的夫君,不是如今在这深宫之中磋磨半生,又要陪着哀家在普陀山一直待着。”
静乔姑姑听着太后的话,明白太后已经打定了主意,如今想来,这样也总是不错的。
至少太后能好生养着自个的病,不再为明家的事担忧,从太后入宫起,没有一日不是为明家谋算,可明家众人,到底不争气,如今还连累了太后。
太后拍着静乔的手,语气平缓,“扶哀家起身,哀家想写封信给皇帝。”
静乔姑姑点头,扶着太后坐至软榻上,将矮几放下后,亲自替太后磨墨。
向来只抄经书,猛地写信,倒是让太后有些不大习惯。
提笔时,停了好半晌,笔尖上的墨迹缓缓滴落下来,在宣纸上晕开,太后倏而回神,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只得换一张纸。
洒金宣纸上,字字句句都是太后恳求。
没有避着静乔,也是太后默许她看的意思。
前头都没有什么,只有太后恳切皇上,不要再迁怒明家的话语,可到了后头……
静乔姑姑手中动作停下,焦急的唤了一声,“太后!”
太后眼眸微抬,手中利落的落笔,写完这最后的一件事。
“哀家亏欠颂霜的太多,哀家不想让她往后余生,都陪着哀家在普陀山度过,给她个旁的身份,让她离开,出宫选个对她好的夫君,是哀家唯一能想到,让她能欢愉些的法子。”
塞入信封之中,静乔姑姑的手微微发颤却不敢去接,只能低声问上一句,“太后都已经想好了?”
送了贤妃出宫,往后若真想对明家有何助力,只怕再也寻不出第二人。
太后手握成拳不停的咳嗽,“送过去吧。”
静乔姑姑静默良久,将信收进袖中。
要去紫宸宫时,静乔姑姑转身,问上一句,“此事,可要同贤妃娘娘说?”
太后思忖片刻,终是摇头,“此事不宜声张。”
她的颂霜是个好姑娘,与她不同,也不该进宫才是,她要好好将颂霜送出宫,不能毁了颂霜的清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