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屏退了信使,关荣光拍着自己的大腿感慨道:“真没意思,干点丑事还得背着人干。”
关荣光其实并不怕毛阶知道他现在干的这些事,但他终究是觉得还是不让毛阶知道的好。
虽然大家嘴里都念叨着无毒不丈夫,可身为幕僚,没谁希望自己的主公老用阴毒的手段害人。
刘备那家伙之所以能成为汉末三国的一道光,无外乎就是他不用阴毒手段,所以才会有一大批人愿意不顾一切的跟随他。
关荣光其实也想做刘备这样的人,但可惜的是他没这个机会,眼下的关荣光还是很缺时间,他想做的事情太大了,大到有些时候,他不得不阴毒些来加快自己获取利益的脚步。
……
徐州刺史朱并身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原本有些平静的朝堂一时间暗流涌动。
一州刺史死在任上,还是死在了黄巾乱匪的手中,这让汉灵帝勃然大怒,这件事从侧面来看就是大汉统治不够强势的表现。
但摆在最关键面上的问题却不是如何为朱并报仇,反倒是徐州刺史这个位置轮到谁做的问题更受朝堂的关注。
士族中的那批顶尖家族,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都期望能够得到这个地方大员的宝座,而像刘岱、刘焉这种汉室宗亲也觊觎这个位置。
汉灵帝显然清楚这一点,可他却不想就这么早就做出选择。
由于汉灵帝的选择,朝堂中的一众大佬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放到凉州之乱这件事情上。
皇甫嵩自从被派去驻守三辅之地后,凉州之乱勉强得到了遏制,但归其根本还是没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次凉州之乱最大的问题就是让国库大损,朝廷不得不课税、征召劳力以应战。
鉴于如此原因,司徒崔烈提出建议放弃凉州。议郎傅燮则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说,谴责崔烈,并强调凉州地处前线的重要性。
“凉州官员失和,使整个凉州落入叛逆之手。崔烈身为宰相,不想着为国家想平定它的办法,却想割弃一方万里的土地,臣窃以为疑惑。如果让左衽的蛮夷占领此地,军力强盛并作乱,这将是天下最大的顾虑和社稷的深切忧患。……如果崔烈不知道这一点,他就太蠢了;如果他知道了还这么说,是不忠。”
傅燮的说辞打动了汉灵帝,他拒绝了崔烈的建议。傅燮被任为汉阳太守,派往前线。
可这样的做法依旧没办法改善凉州之乱的局面,汉灵帝甚至于开始怀疑皇甫嵩的忠心。
这样的怀疑其背后当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宦官诽谤。
皇甫嵩大军在经过邺城之时曾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
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
汉灵帝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
公元185年8月,汉灵帝派出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以代皇甫嵩。
新任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等均在其帐下效力。
张温所部十万余人马行至美阳扎营抵御凉州马贼。
凉州马贼其中两大统领,边章和韩遂也率本部来美阳作战,双方胜负未分,张温一度未能取得优势。
双方一直对峙到十一月,一颗流星坠入叛军营寨,叛军军心动摇。董卓趁机突袭,击溃叛军,迫使边、韩向西退入金城郡的榆中
凉州之乱才稍有缓解,而洛阳城内的君臣这才重新把目光放到了徐州。
大将军何进和兖州刺史刘岱联名保举陈留太守孔伷为徐州刺史,而汝南袁氏则保举陈留高氏子弟高躬去做徐州刺史。
汉灵帝深思熟虑之后,驳回了汝南袁氏的举荐,转而任用何进和刘岱的举荐。
就这样,在公元185年走到尾声之时,关荣光终于是等来了自己的任命,徐州刺史的位置也终于落在了他的手中。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