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年很快便过去了,自从关荣光入主徐州之后,徐州爆发了一场与其他州郡不同的生机,这得益于关荣光用人得当。
主管农事的陈登确实很适合典农校尉这个职位,徐州本地居民在大规模投入农事生产后,极大的改善了徐州百姓冻饿而死的局面。
徐州内部的黄巾也在丹杨兵的扫荡下被清理了一番,作为主管徐州民事的毛阶也起了极大的作用,清正廉洁之风在徐州官场盛行,即便是一些买官来到徐州的人们也都选择收敛,这让关荣光原本举起的刀子没有挥下的理由。
唯一算不上好的就是泰山一带连带着琅琊郡很是混乱,泰山匪首臧霸最终还是没选择关荣光,他掉过头去投奔了兖州刺史刘岱。
这也在关荣光的预想范围之内,因为他确实没给臧霸一个很好的条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关荣光就放任泰山一带混乱。
虽然他没有直接出兵讨伐泰山黄巾,但他还是任命诸葛玄做琅琊郡的国相,并且委任麋芳为琅琊校尉,统领一万丹杨兵驻扎在琅琊,让管亥不敢南下。
就在关荣光努力维持局面之时,公元187年悄然来到。
徐州城内到处都在张灯结彩,无数百姓游走在街巷之间,互相道贺、互相祝福。
刺史府内二楼高阁之中,关荣光依靠在床边笑吟吟的看着街巷上的景象。
“都说仓禀实而知礼节,我看确实如此,起码去年开年之时,徐州可没有这样的景象。”关荣光指着街巷,转过头跟自己的幕僚们说道。
陈登拎着一壶酒走上前来,将酒水倒满一碗递给关荣光,笑呵呵的说道:“明公,去年虽然丰收,但终究还是练兵耽误了很多时间,徐州境内还有好些地方没耕种,今年若是实行屯田,那日子肯定比去年红火。”
关荣光轻笑一声,刚想打趣陈登这有些得寸进尺的想法,可还没等他说出口,门口就进来一个汉子出声了。
这汉子正是麋芳,他是紧赶慢赶才赶上刺史府的宴会,还没等进门就听见屋内陈登的话,于是他笑骂道:“我还想着多跟明公要些人手驻扎琅琊,你这家伙居然提前要人屯田了。”
陈登皱着眉头问道:“可是泰山一带管亥又开始作乱了?”
麋芳接过兄长递来的酒水一饮而尽,缓了口气才摇头说道:“非是管亥作乱,只不过是何大将军前些日子也派人来丹杨募兵了,可丹杨当地的青壮让咱们带走了太多,那来的毌丘将军没招到人不说,路过下邳还被盗匪袭击了。”
“还有这等事?那毌丘将军没事吧?”关荣光连忙问道。
这事发生在他的治下,按照道理他怎么滴都得管,若是毌丘将军死在了徐州,那么他可就是要遭殃了。
麋芳连连摇头回道:“明公勿忧,这毌丘将军麾下有几个人武力强劲,倒是把那些盗贼杀了个干净。”
关荣光点了点头,刚想岔开这个话题,可他却猛地顿住,毌丘将军?下邳匪寇?这不是当初刘备的经历吗?
……
马蹄声嘚嘚作响,关荣光根本顾不上过年,他一路跑出刺史府,骑上马匹带着典韦就冲出了徐州,一路往下邳狂奔。
他现在就期望着毌丘将军还没离开徐州,要不然他可就错过了刘关张这三兄弟。
好在徐州离下邳不是很远,狂奔了一夜后,关荣光终于在天亮之时看到了不远处燃着火光的营寨。
“来者何人?”一个枣红色面庞的九尺大汉站在不远处发问。
关荣光顿时眼前一亮,如此身形容貌,这不是关二爷又是谁?
他连忙翻身下马,笑呵呵的拱手道:“在下孔伷。”
出乎常理的没有报上自己的身份,关荣光用最平等的拱手礼向关羽致敬,毕竟两人都姓关,关荣光可是后世之人,哪怕不是关羽这一支,但也终归能扯上关系。
关羽随意的点了点头,显然没把关荣光的身份往徐州刺史上联系,这一点关荣光无所谓,但其身后追上来的典韦却是不爽了。
只听他一声大喝,满是不爽的质问道:“汝是何人?见徐州刺史当面居然不跪?”
这顶大帽子扣下,关羽这才惊觉面前之人居然是徐州刺史孔伷,可他本身就有傲上宽下的心气,典韦的话反倒让他眉头一皱,显然是不想低头行什么跪拜礼。
典韦还想再强压一下关羽,可关荣光怎么可能让他这么干,别管怎么说,关荣光此次前来都是来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