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关荣光的解释,麋芳也有些沉闷,关荣光说的话很有道理,走到了刺史这个位置,关荣光就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他要放眼天下来布局。
麋芳思前想后,发现好像只有自己最为合适,陈登还要在徐州推行农事,毛阶还要游走徐州审核官员、推行清廉政事,自己的兄长糜竺需要留在徐州做关荣光和徐州大户之间的纽带。
就在麋芳苦思冥想还有没有其他人选之际,关荣光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其撵出去叫些酒菜,这一晚上加上大半个上午,关荣光都有些饿的不行了。
……
麋芳在一帮人的欢送下往西去了洛阳,时间紧迫到他甚至都没来得及参加刘备和他亲妹妹的婚礼。
麋氏和刘备的联姻使得徐州城一片祥和喜乐,蹉跎了数年的刘备第一次觉得原来机遇如此美妙,原本还在诺大个中原流浪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家业。
有些时候生活就是愿意与人开玩笑,刘备还没有享受几天温柔乡,泰山一带就传来了黄巾复起的震动。
黄巾渠帅管亥领兵三万南下,在泰山郡城一带击败了臧霸和其手下士卒,一时间兖州烽烟四起。
就在刘岱想要调兵救援泰山郡之时,黑山一带黄巾军也开始逼迫兖州,张燕仿佛是与管亥商量好了一般,两人合起伙来给刘岱表演了一出大戏。
左右为难的刘岱最终还是派人来到了徐州,请关荣光发兵入泰山平贼。
与泰山接壤最密切的就是琅琊国,而新任的琅琊校尉刘备自然是要接下这个活计。
虽然刚刚新婚没几天,刘备却依然接下了重担,并且他跟关荣光保证,一定用最快速度清扫贼寇,不让关荣光失望。
就这样,刘备带着关羽、张飞急匆匆的向琅琊国赶去,只留下糜夫人在徐州娘家。
刘备没走多久,糜竺就冲进了刺史府大堂,“明公,此次管亥麾下人马少说几万余总,更是号称十万,玄德虽然能接管琅琊国一带万名丹杨猛士,可终究还是实力差了些。”
“那你是何意?”关荣光反问道,他自然清楚刘备手里的兵力少了点,可关荣光觉得管亥也只是虚张声势。
即便刘备只有一万人马,但泰山郡还有臧霸的万余人马,两人合力即便是打不赢管亥,形成僵持还是很有机会的。
糜竺显然不这么想,他在关荣光面前踱步走了几圈,最终厚着脸皮说道:“明公,要不安排陷阵营往琅琊国开拔?再让琅琊南地一带屯田的士卒们北上?”
关荣光听了糜竺的提议后感到十分无语,他拍着桌子骂道:“眼下马上就要翻土春耕,你让屯田士卒去抗击黄巾?你能保证不耽误春耕吗?”
糜竺脸上无光,灰溜溜的说道:“可琅琊近前的士卒就那些,要不然就只能调动其他郡县士卒。”
关荣光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最终也只能叹了口气说道:“派人去丹杨一带通知曹豹,让他带着新练的一万新军北上,到达琅琊后等待高顺到位。”
吩咐完了传信的糜竺,关荣光又扭头跟典韦说道:“你派探马去彭城,让高顺带着陷阵营老兵走一遭琅琊吧,现在时局危及,先让他放放练陷阵营新军的计划。”
原本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就有一千人,经历了几场战争后也就剩下了八百余人,关荣光就任徐州刺史以来,头一年为了保证麾下士卒的数量,只能让高顺练了一批不那么精锐的丹杨兵。
直到186年年末,徐州秋收产粮充足,关荣光才又派高顺去彭城,让他在彭城驻扎,并且锻炼陷阵营新军。
眼下陷阵营新军还没招募完,关荣光就不得不又让高顺前往琅琊国、泰山郡作战。
可以说管亥这一动,完美的打破了关荣光好多计划。
安排完了这一切,关荣光又白了糜竺一眼,最后实在忍不住,关荣光一脚踹在了糜竺的屁股上骂道:“之前嫁妹妹还有些不甘,现在妹妹嫁出去了就这么帮忙,你可真是个混账东西。”
糜竺不敢多言,借着关荣光的脚力就逃出了刺史府,跑出去老远后才传来一句大喊,“这媒是明公你保的,出点力也是应该的!”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