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天高皇帝远,外加上南边有一群山越人作乱,与洛阳书信往来起码都要半年一个来回,刘焉觉得这地方太好了。
可还没等他开始行动,刘焉就听到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这下子刘焉又把目光从交州挪开了。
刘焉原本就是笃信风水之人,听到董扶这么说后,他更是觉得此事大有可能,于是他趁热打铁,这些日子常常进攻看望汉灵帝。
明里暗里的继续暗示汉灵帝一点,那就是士族、宦官皆不可信,最好把地方大员都换成宗室、贫寒子弟,并且他在汉灵帝面前重新提出了州牧这种制度。
眼下朝堂内部内斗严重,根本无暇顾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及常受侵扰的边疆地区,地方政府腐败无能,他们手里没什么权力,也没有驻守军队,在安稳地方方面有心无力,豪强势力分相互勾结,只能任由地方势力发展。
而采取州牧制度就可以建立军队,尽快解决各地叛乱问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州牧这样的一个职位可以让汉灵帝用最少的钱财来实行,只要任命州牧,那就把一切事情都交出去。
原本对地方之事苦恼的汉灵帝听到这一提议,难免有些心动,他不是不想恢复大汉对各州郡的掌控,但一想到要完成这件事就要掏出去无数财富,汉灵帝又有些不乐意。
黄巾之乱、凉州之乱,这连年的祸乱让汉灵帝感觉自己的国库都快跑老鼠了,眼下好不容易通过卖官重新敛财,怎么可能再轻易掏出去?
可就这么点头同意州牧制度,汉灵帝又觉得太过儿戏,他还是要考虑清楚这州牧制度的坏处在哪里。
所以汉灵帝没有第一时间同意刘焉的提议,反倒是岔开话题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
作为徐州豪富的麋芳此生第一次来到洛阳居然是因为公务,这样的人生可真是十分有趣。
麋芳此番来洛阳的任务也十分简单,那就是送礼,整个徐州麋氏十分之一的财富都被他装车打包带到了这里。
甚至于押车的人手都是关荣光亲自选的陈留兵,这批老兵自从黄巾之乱开始就跟着关荣光,其中大多数也都是麋氏子弟。
经历了连年征战,这批人手大部分都被打散,去到各个新练的军营中做了小军官,剩下没进去的那些,也都被安排做了关荣光跟麋芳的亲卫。
谁曾想到,就是地位如此高的一批士卒,居然会有一天被安排着押车进京来送礼。
刚进入洛阳时,麋芳的心里松了一口气,随着黄巾之乱爆发,虽然大头的黄巾反贼都被朝廷清理了,而且各地渠帅也都被杀了一批。
但战争过后对这片土地造成的创伤却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行走在官道上的商队时常都要受到劫掠。
麋芳这一路走来也不是很太平,好在手下士卒足够强悍,将大部分来犯之敌都斩杀了干净。
明面上这又是徐州刺史派来的官队,走这一路虽然不太平却大多是有惊无险。
进城的第一件事,麋芳二话没说就找了个院子盘了下来,将所有车马停好,麋芳直接打开一车钱箱,将其中的钱财尽数分给手下。
“明公让我来洛阳找找门路,你们每个人轮着拿钱出去打探消息,尽可能把眼下洛阳的消息都给我打探清楚,该花钱的地方千万别省,听清楚了吗?”
“喏!”下面见钱眼开的一众汉子早就迫不及待了。
一路上足足大半个月的风霜雪雨让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燥气存心,眼下就指着进洛阳好好耍耍,于是一个个汉子上前拿了钱,三三两两的结伴走出了院落。
与这群可以洒脱消费的人不同,麋芳可没这个待遇。
他只能拉着三车钱币,趁着天还没黑,早早地跑到大将军府求见何进。
关荣光一直没忘了当初何进扶持自己的举动,在这个时代,不论如何都该心存感恩,要不然这大汉官场就乱套了。
三车钱货只是敲门砖,关荣光要的不是简单的投桃报李、宣扬美名,他要的是何进重新想起他这个地方大员,为他在朝堂之上做背书。
汉灵帝已经没几年好活的了,州牧这一说法也很快就会到来,当年陶谦入京能求得州牧职位,没道理他关荣光没机会求得这州牧之位。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