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儒来此的目的很简单,他信不过贾诩,但他又不想贾诩留在长安,所以他才非要带着贾诩一路西向。
贾诩也不是傻子,自然清楚李儒的心思,所以他笑着回道:“太傅大人输的太快,眼下让咱们只能往西去,这一路上可谓是难为贤弟了。”
李儒一脸苦涩的说道:“岳丈大人对在下恩重如山,眼下遭逢大难,我又如何能不尽心尽力呢?只是眼下我有一事不明,那就是入了西域后,我们又能如何呢?”
贾诩沉吟了片刻后说道:“眼下大汉时局动荡,其实咱们这么些人入西域并不是一条好路,但天下之兵尽皆西聚,留在三辅之地就是等死。”
“咱们进西域也是权宜之计,只有先躲过这一劫,到时候是再东出司隶还是北上凉州,咱们也都又一定把握。”
贾诩言下之意很明白,那就是现在这局势很艰难,最好的法子就是带着两万大军先去西域找个活路,等到时候中原混战,再派兵东望也来得及。
李儒闻言点了点头,这也是现在最好的答案了,眼下吕布已然逃跑,肯定是不会回来了。
而李傕又是个有野心的家伙,郭汜深陷战场不知生死,牛辅想要一人压住李傕又不太现实,可谓是时局如此,李儒只能同意贾诩这兵行险招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李儒才扭头离去,今天夜里士卒多有抱怨,李儒和牛辅只能让他们暂且休息,再者说队伍中多有老幼,赶了一夜一天的路,不休息也是不成了。
可李儒不清楚的是,贾诩已经心生退意了,现在看着西向入西域这计谋没什么错漏,可等到李儒真到西域,他就会发现问题了。
西域根本养不起五万人的大部落,到了那里,缺粮、缺水、气候恶劣的环境会让大多数人丧生,贾诩的这条计策可谓是一条死路。
所以他特地安排了一批人闹着要休息,这也是他要逃离此地的契机。
眼下到了这个位置,李儒不想西进都不现实了,也是他功成名就该退出的时候了,想着心里的盘算,贾诩的又扭头面向了长安的方向。
董卓身死的如此迅速,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当他听闻关荣光和曹操前来迎接皇帝时,他心里产生了一丝好奇。
他想见见这两个当世豪杰,看看他们打算如何对这天下。
……
“启禀明公,张绣将军已经叫开了函谷关城门,眼下大军可以过去了!”传讯兵通报到。
曹操和关荣光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一脸懵逼,三辅之地面向东南的门户就是函谷关,眼下放弃函谷关,怎么说都是放弃抵抗的意思。
可这样一来,两人就更加想不通了,牛辅和李儒这两个人是必须死的,他们怎么会一点抵抗都不做?难不成两人都自杀了不成?
带着心中的疑问,关荣光立刻吩咐道:“命令张济、张绣进入函谷关,将关内城防撤换!”
然后身旁的曹操也开口说道:“曹洪、曹仁,你们也带几千人进关,一样是替换函谷关城防!”
两人吩咐完手下后,一旁的荀攸站出来有些疑惑的提出问题道:“李儒为何突然不做抵抗?这其中是否有深意?”
荀攸这话是替关荣光问的,因为曹操跟关荣光的情报系统并不相同,两人得到的消息也不会一致。
对于荀攸的疑问,曹操也是有些茫然,他摊了摊手无奈的回道:“我是真不清楚。函谷关一封锁,消息根本出不了长安,你们清楚的跟我清楚的大致都相同。”
曹操解释完之后,关荣光也是长叹一口气说道:“不论如何,西进长安都不能放弃,咱们必须进关,即便是李儒、牛辅有什么阴招,一并借着就是了,多想也没用!”
关荣光的话给这件事定了性,二人又分别安排高顺、乐进一同带领部队进关,一路奔着长安而去。
吩咐完了人手,关荣光就要起身离去,可还没等他出门,曹操就叫住了关荣光。
“公绪,你说咱们拿下长安后,城中那些朝堂大人们该如何处理呢?”
关荣光的脚步顿住,拧着眉头转过了身来,他看着同样拧着眉头的曹操,过了半晌才出言答道:“社稷第一,我相信大人们会知道你我的苦心的。”
听着这模棱两可的答复,曹操有些不满意的冷脸了,他站起身幽幽的说道:“公绪不愿意做恶人,在下不建议做,若是公绪下不了屠刀,那就由我来下!”
说罢,曹操就要大步离开营门,可他刚走到关荣光身边,便被关荣光抬起胳膊拦住了。
“孟德,这刀不应该你来挥,我才是要做三公之人,这刀应该我来挥!”
看着一脸坚毅的关荣光,曹操哈哈大笑,这样的答复才是他满意的答复,既然社稷第一,那么朝堂大人的命就不值钱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