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转念一想,立刻大惊失色的起身问道:“那依司徒之言,朕该如何做呢?”
王允对汉献帝的这一表现很是满意,他直起身微微一笑道:“不若陛下任命皇甫大人为帅,调动城内剩余士卒把守城防,再下旨让那二人停留在右扶风,不得诏令不得入长安!”
没主意的汉献帝扭头看了看皇甫嵩,但这个老臣的脸上没有丝毫神情。
汉献帝有些拿不定主意,因为他觉得王允也没那么值得信任,他本想着再找些人来问问计策,可王允却不给他时间。
王允再进一步,挡在了汉献帝视线之前,满脸怒意的追问道:“陛下是何心思?莫不是信不过老臣?”
汉献帝左右为难,最终还是艰难的张嘴说道:“朕自然是信任司徒的,但我怕这样一来激起徐州刺史和东郡太守的不满。”
王允哼了一声,满脸不爽的说道:“不过是两个外臣,陛下何惧之有?”
看着步步紧逼的王允,汉献帝最终低头妥协了。
……
“陛下有令,长安城内所有士卒在城墙下集结,由太常皇甫大人统领。”
大清早,一道诏书下达,长安城内剩余的几千人马都聚集了起来。
骑都尉徐晃面色凝重的带人来到城墙下,有些诧异汉献帝的命令,没多时,徐晃的长官车骑将军杨奉走了过来。
他满脸不爽的挥舞着手中马鞭,咬牙切齿的低喝道:“陛下到底是何意思?为何现在要收拢所有人马?难不成是要抵御孔伷、曹操?”
自言自语了一会儿,杨奉抬起头看向徐晃,张嘴便问道:“公明,你说陛下是何意思?”
徐晃摇了摇脑袋,嗡声回答道:“下官不知!”
杨奉叹了口气,又对着徐晃吩咐道:“若是我让你出城送信,你能否保证信件安全?”
徐晃点了点头,敲了下胸甲说道:“在下一定保证信件安全。”
杨奉满意的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说道:“你去把这信件交给曹孟德,就说长安城中风云诡谲,还请他速速决断!”
徐晃点了点头接过信件就要转身离去,可刚转过身,他又转回来问杨奉道:“主公,在下的名字在花名册之中,眼下离去恐怕是不妥!”
杨奉抿了抿嘴唇,最终点头说道:“那就天黑再出城,眼下就留在城中听候安排吧!”
皇甫嵩很快就来到了这里,在他的安排下,所有人马都上了城墙,而且皇甫嵩还在城中征调了很多百姓,用来保障后勤和照顾伤员。
伴随着军队全面驻扎城墙,长安城内的气氛又冷了几分。
伴随着黄巾之乱、凉州之乱,这座天下巨城早就起了厌战的心思,眼下又是一番战争的准备,使得城中百姓一时间怨声载道。
杨彪也在此时迅速求见汉献帝,他要劝说汉献帝收回成命,因为他清楚一点,那就是城中守军并不是一条心,这群人也根本守不住长安。
但他的求见却被王允拦下了,两人就这么站在宫门外对立。
王允看着神色匆匆的杨彪,哼了一声说道:“杨大人怎么不继续做自己的闭口翁了?”
杨彪面色不虞的拱手回道:“司徒大人意欲何为?”
王允再度哼了一声,上前两步冷着脸说道:“我要保证不会再有董贼之事发生!”
“可这种做法太激进了,谁又能保证那两人不攻城呢?”
“杨大人不必担忧,我已经放出消息替杨大人遮掩了,即便是那两人破城,杨大人依旧高枕无忧!”
杨彪满脸诧异,他心中猛地升起一股怒火。
他是在董卓进京后当了缩头乌龟,但王允这种做法还是让他难堪。
他心中也有忠君爱国之心,如何能忍受这种侮辱呢?
于是杨彪猛地挥起拳头,一拳打在王允脸上。
王允应对不及,捂着眼眶倒在了地上,过了半晌才哈哈大笑道:“杨大人如此勇武,为何当初董卓专权时沉默寡言呢?即便是站出来反对过,不也是私底下派人说和吗?眼下如此对我,不就是料定我不会如董卓那般杀你全家吗?”
王允的话犹如一柄尖刀,狠狠的刺在了杨彪的心中。
一股怒火生气,杨彪吐了一口鲜血,直愣愣的栽倒在了地上。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