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从事中郎张绣阵斩李傕,尸首正在运输。”
“报~,高顺将军已经夺下南城门,弘农城内大势已定!”
两声传报让关荣光麾下兵马声势一振,连连高喝“万胜”。
关荣光也是展露笑颜,打算从望楼车上下去,走到一半,关荣光突然想起了什么,冲着一直跟在自己身旁的杨修问道:“德祖是如何出城的?”
弘农城墙一直被李傕所部把守,即便是杨修能联络城中豪强,却也断不可能从城门走出,而且坐吊篮下城也不现实。
此前关荣光一直没料想这些事,眼下心中没了事情,猛地想到了这点,他是真有点好奇杨修是如何做到的。
杨修听到问询,一时间涨红了脸庞,过了好半晌才答道:“弘农城东有个狗洞,我小时候玩耍时就知道了。”
关荣光闻言一愣,想要放声大笑却又顾忌杨修的面子,也是涨红了脸庞点了点头。
世人皆知杨修聪慧非比寻常,却不知他也能低下头颅办事,如此常人的举动倒是让关荣光觉得亲切。
没等走下望楼车,杨彪又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恭喜大将军得胜,陛下请您去驾前叙话。”
关荣光顺势哈哈大笑,拍着望楼车的扶手道:“好,我马上就去。”
说完了这一句,关荣光吩咐身后的贾诩、荀攸说道:“两位速速去张济、高顺两部,告诉他们进城之后要保持秩序,切莫又起匪乱心思!”
关荣光此举是怕军队进城屠杀,在这个时代胜利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若是此次队伍中地位最高之人还是关荣光,那他多半会选择十一抽杀,因为这是弹压兵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可眼下队伍里有汉献帝,那就不用再十一抽杀了,因为汉献帝代表了正统,降正统而不复反是这个时代最寻常的事情。
这也是史书中,曹操迎汉献帝后,击败了袁绍就能大规模收编降兵的缘故,因为大义在我。
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让曹操击败了袁绍,以一个被人耻笑的宦臣之后身份雄踞北方。
听到关荣光的吩咐,贾诩和荀攸连忙拱手称喏。
走出去后,荀攸笑着对贾诩说道:“文和兄,你走张济所部如何?”
荀攸心里也是明白,要去规劝、限制张济这个董卓旧臣,最好的人选就是同为董卓旧臣的贾诩,若是他自己前去,那多半是要吃点苦头。
得胜之势下,领军将军都会摆摆谱,他这也是把难题丢给贾诩,因为他清楚,那就是高顺根本不会摆谱,那家伙对很多事情都极端的冷静,这也是荀攸最佩服高顺的一点。
贾诩也清楚这事有坑,但他丝毫不在意,只见他呵呵一笑应承道:“公达所言实属正常,我走张济部最为合适。”
说罢,贾诩一拱手,直接奔着张济所部就去了,这一举动倒是弄得荀攸有些尴尬。
……
关荣光跟着杨彪一路来到驾前,迎接自己的正是刘关张三兄弟。
见到三人后,关荣光一如往日的对三人打招呼,刘备很是恭敬的施礼,然后关羽竟然亲自虚扶着关荣光下马。
三人对于见到关荣光的心情自然是各不相同,首先是刘备还是有些不安,虽然此前负荆请罪已经把自己摘了出去,但终究背叛就是背叛,再见面还是会尴尬。
关羽却是与刘备有些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是,关羽更理解刘备,他知道刘备心中的志向,也清楚汉室衰微的原因,这也是他放弃傲慢做出姿态的缘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帮两人减轻一些芥蒂。
至于张飞则是觉得此前之事没什么,毕竟负荆请罪都完事了,再如何还能翻脸不成,所以他直接冲着关荣光大声嚷嚷道:“大将军,这场战争好没意思,我看高顺将军等人都去攻城了,就我待在这里做防守,真是没劲。”
关荣光呵呵一笑,连忙摆手说道:“翼德不必不爽,过些日子到许昌,总有你出手的时候。”
张飞闻言喜上眉梢,连忙点头说道:“那样最好,省的我天天待在军营中,只能干些巡逻之事。”
此话一出,刘备用带着警告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然后迅速回头对关荣光说道:“大将军勿怪,翼德就是这粗鲁性子。”
关荣光自然是不怪,带着几人就往驾前走去,慢慢地,关荣光特意让了身位出来,与刘备并肩而行。
待确定杨彪没注意自己时,关荣光低声对刘备说道:“到了许昌之后,我会表你为前将军,务必收拢人手护卫陛下,必要时刻,可以只保着陛下东入徐州!”
关荣光这话意味深重,刘备先是一愣,立刻又反应过来颔首道:“我知道了。”
这是关荣光心底的担忧,他清楚此次东归许昌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了,但朝堂之上,谁是人谁是鬼又如何说的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