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想法自然不能很快实施,而刚进入河内郡的天子卫队也并不清楚。
自打杨奉决定留在弘农后,王匡这个河内太守的心思就越发的活络了起来,因为他看出了问题,那就是掌权人的更替有序,使得一众身心俱疲的老臣们也都想退下来了。
而退下来的位置,又该由谁掌控呢?自觉可得先机的王匡及时派出人马出河内迎驾,而且他还像是卖好一般联系了刘岱、张邈。
大清早,关荣光刚出走帐门就见到了杨修,只见他凑上来说道:“大将军,王匡的使者马上要面前陛下了。”
关荣光眉头一挑,开玩笑一般问道:“难不成德祖将我当成董贼了?”
杨修一时无语,显然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好在荀攸已经走到了这里,及时为杨修解围道:“明公又在说些胡话了。”
关荣光自觉无趣,只能摸着鼻子尴尬的撇了撇嘴。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很无趣的不愿意开玩笑,做些事情也都极尽可能一板一眼。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士人的局限性,他们高高在上,如果不端着点,那最终导致的就是名声不好,虽说可以通过他人传话把名声扭转,但终归还是被其他士人知道。
百姓也许会难以分辨,但士人之间多半还是清楚怎么回事的。
杨修这些时日凑到关荣光身前,所求的也无非就是一个职务,要不然他这个弘农杨氏的公子,何必非得犯险以身入局,进弘农城联络豪强呢?
关荣光也明白杨氏父子这点心思,但他总觉得有些东西不能轻易给杨修,也许这就是读过史书产生的问题。
关荣光是生怕自己有一天会随手宰了这个家伙,因为杨修确实是聪明而不知内敛,人聪明不是坏事,但仗着聪明揣摩上意就坏了。
这个时代的主君思维极为严重,而杨修恰巧因为出身没这么在意这种思维,关荣光眼下想做的就是教育教育他。
于是他愁思了片刻后,突然想起了什么,笑着对杨修说道:“德祖,你说天下谁可称英雄?”
关荣光打算就借用演义中,曹操跟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来敲打他一番。
杨修沉吟片刻,忽然拱手说道:“大将军可称为英雄。”
关荣光哈哈一笑,丝毫不接受这拍马屁的话反驳道:“我为上计吏数载,得冯太守归隐、何大将军举荐才就任陈留太守,在陈留任上数年,也只做了个守成有余,怎么能成为英雄?”
杨修也是直接反驳道:“大将军此言差矣,数载之功虽只守土,然黄巾之乱危害七州二十八郡,也只有数郡得以守成,大将军所做并不差。”
关荣光却是不想多谈这话,直接一摆手道:“用英雄称我直言就不用再说了,德祖还是想想其他人吧。”
杨修沉默片刻,悠然又说到:“曹并州出逃洛阳,奉诏书聚天下豪强,追董卓而杀徐荣,入长安而入北疆,可称为英雄。”
关荣光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德祖此言有理,孟德属实是真英雄。”
说完了曹操,杨修半晌都没再开口,直到关荣光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后,杨修才摇头说道:“其余人等恐怕难称英雄。”
关荣光沉默了片刻,最终长叹一声,杨修的傲气太足了,即便眼下年纪尚轻,却依旧看透了诸侯争权夺势的本质,他看不上袁绍、袁术这种人也实属正常。
但本着敲打杨修的心思,关荣光还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指天子卫队的方向说道:“羽林中郎将刘备也是英雄,可惜你并未看出啊。”
杨修微微皱眉,他心下有些不服,因为他确实不认为刘备是英雄豪杰。
关荣光并未解释,只是对杨修说道:“回去收拾一下衣物,然后来我这当个令史吧。”
他还是决定给杨修一个官身了,杨修在听到关荣光吩咐后,面带喜色的拱手称喏,直接跑回自己父亲那边收拾东西去了。
待到杨修走后,关荣光才对荀攸吩咐道:“你去找文和商议一下,好好敲打敲打一下德祖。”
“喏!”荀攸弯腰拱手,直接出去联络贾诩了,他是看出来关荣光对杨修的喜爱了,自然要尽心为难一番杨修。
……
出了河内进入兖州郡,部队上下就是有些欢腾了,毕竟眼下进入兖州,他们也不用太过于劳心劳力了。
刘岱和张邈早早地率队出城,在队伍刚进兖州时,他们就急匆匆的奔着天子御驾跑去。
两人刚到近前就是跪伏在地上恸哭,一副未能护卫在陛下身边,很是痛心疾首的表情。
关荣光看到这一幕,笑呵呵的回问杨修,“你看那二人是否过了些。”
在关荣光身边待久了的杨修默不作声,他是了解清楚自己主公这些恶劣性子了,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法子就是当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