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李维倒是乐的清闲,一个人坐在远处椅子上,拿了一本放在茶几上的经济杂志观看。
“李维,你对这本名叫辰翔的经济杂志有兴趣?”
过了一会,萧未央主动搭讪道。
李维点头道:“原本只是看到了,无聊打发时间,只是没想到,这本杂质报道的内容,还有些意思。”
“哦?哪一篇文章?”萧未央问道。
“关于国内半导体事业的腾飞以及互联网的相关发展。”李维实话实说。
对于半导体行业萧未央涉及的不多,但只知道国内现在跟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倒是互联网,由于李维的关系,他还关注了一阵。
“这本杂质我刚刚正好看过,你觉得他关于互联网方面发展的展望,是不是很准确?”
李维的眼皮微微抖动了一下,然后说道:“你是指他预测的国内互联网第一个腾飞的阶段吗?”
萧未央点头道:“没错,我说的就是这个。”
“文章的撰述人预测,2009年,我国在互联网方面,就会有一个质的腾飞。”
听到这个年份,李维心想对方倒是预测了一个有着历史意义的时间段,不过他这个预测对华国的互联网行业来说,太晚了。
“我倒是不这样看。”
“从1987年钱天白教授在国内发送出第一封E-mail邮件,到1994年Nter,我们的互联网人付出了数倍于国外的艰辛。”
“从98年到99年这两年间,随着接触互联网的人日益增多,我们国内的网民,已经开始成几何倍增长。”
“上网从少数人的前卫,变成了需求。”
“而进入千禧年之后,随着‘移动梦网’、‘互联星空’等计划的展开,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速度还会加快。”
“就比如我们使用的手机,以前只有拨打电话的功能,现在,已经可以发送短信了。”
“这本身便是互联网传递的一种进步,而且是能够提高生活效率的进步。”
“所以我认为,互联网行业,随着华国正是连入I,他几乎是一年一变,甚至是一年几变。”
“质变,他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所以,单独推测2009年,有些幼稚了。”
“幼稚?”
萧未央不可置信道:“你知道些这片文章的人是谁吗?”
“人家可是魔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高雅晴十届的老学长,人家可是在大米粒国华尔街工作的小有名气的人。”
“他在大米粒国也在经济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而且他的推论得到了证实。”
“人家是真正的专家,他的文章你竟然说幼稚。”
“李维,你也太狂了。”
听到专家这两个字,李维当即笑了。
“萧未央,这并非我狂,我只是就事论事。”
“在他看来,咱们国家要在2009年,互联网行业才能发生质变,这本身就是对国内互联网的一种否定。”
“刚刚你也说了,人家对美国经济的看法很准确。”
“但这不代表,他对国内经济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更重要的是,这个署名为徐志凯的‘砖家’,在国内并不出名,经济新闻和杂志也从未报道过。”
“我猜,他到大米粒国之后,就从未回来过吧?”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