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洛夫的作品是两栋双子连接楼。
它并不像迪拜双子楼那样的高耸华丽,也不像双子塔那样在两栋楼之间水平链接,成一个H型。
这两栋楼建筑的角度有些倾斜且并不是很高,连接处竟然是在两栋楼的上方。
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看去,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跪倒的双腿一般。
要说这个建筑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有些怪异,其他的倒还好。
“斯托洛夫先生,这便是您给萧氏集团设计的总部大楼吗?”
“请问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早在之前萧未央便与斯托洛夫通过气了,今天来的这些记者里面,有他疏通过的,找自己提问,也都是对自己和萧氏集团有利的问题。
所以,面对这名记者的问题,斯托洛夫侃侃而谈。
“好处还是很多的,首先,诸位就能够看到,两栋楼便是两个办公场所。”
“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员工所需,将各个部门安放在他们做适合的位置。”
“至于顶端的连接处,也是分为两层。”
“下面一层,便只是一条连接通道,可以让一些员工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在那上面走一走,观看一下脚下行人的渺小。”
“他们就好似踩在玻璃栈道那种感觉,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释放压力。”
“上面一层,可以成为公司高管的办公室。”
“一整个大平层,可以让他们更方便快捷的面对面沟通。”
“360°的环绕透明景观,可以通过调节玻璃的方式,让他们自由选择是否观看景色,或者完全遮挡。”
“随时随地都处于变化之中,也许更能激发他们的灵感。”
听他说道这里,不少人都心向往之。
只是一些专业的建筑师,仔细思考了一阵,心中却有些不屑。
斯托洛夫说的这些,倒是没有忽悠人,也能够达到差不多的效果,但他隐瞒了不少情况。
其一便是两栋建筑的主体,并非成垂直样式,而是稍稍倾斜。
特意建造倾斜的建筑,历史上不是没有,也不算特别少,但这样一来,工程的难度就要上升好几倍。
还有他刚刚提到的,两栋楼上面的两层连接处,那种全景可控玻璃。
同样不是做不到,而是那种成本同样不小。
算下来,可能要比正常的一栋建筑,要多花超过50%的费用。
说白了,斯托洛夫这是拿华国人当傻子,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还帮自己扬名。
只是,他们与斯托洛夫没有什么私仇,暂时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萧未央那边跟他们也没有什么交情,他们都觉得没必要将这件事说出来,与斯托洛夫结仇。
他们毕竟是同行,没准将来双方有合作的机会,没必要得罪对方。
“斯托洛夫先生,请问这样的设计,您的灵感来源于哪里呢?”另外一名记者询问道。
斯托洛夫非常大方的说道:“这一次建筑的来援,是一位华国的女子。”
记者闻言,立刻追问道:“她对你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吗?”
斯托洛夫一愣,旋即笑着回应道:“我想你想错方向了,她是世界建筑师协会的一名新进的会员,我以我的魅力征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