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的旨意。”
“赐予武安君万两黄金,万匹布匹,三千奴仆,并赐予他上朝时可以佩剑,赞拜时不必报上姓名。”
“武安君入宫,无需通报。”
嬴政立刻以威严的声音宣布。
虽然这一举措并未提升赵烈的爵位,但给予他的恩宠却是极为丰厚的。
在朝堂之上。
朝臣们必须卸下武器,而嬴政允许赵烈可以带着武器进入朝堂,甚至入宫无需通报,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纵观整个大秦朝堂。
没有人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
赵烈是第一个。
百官听到这样的赏赐。
却没有人感到意外。
刚刚的危机时刻。
正是赵烈从殿外一箭射出,如果不是他,现在的大王可能已经遇害了。
“大王英明。”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武安君从魏地赶到咸阳花了多久?”嬴政看着赵烈,语气温和地问道。
对于自己的儿子。
嬴政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冷漠。
“日夜兼程,用了三天时间。”赵烈诚实地回答。
“三天时间,穿越千里。”
嬴政的声音中也带着惊讶。
“为了救大王。”
“武安君几乎是日夜不停地赶路,这才能够在短短三天内回到都城。”
“武安君对大王的忠诚,天地可鉴。”
“我大秦有武安君,是我大秦的幸运。”
文武百官也被这个时间震惊了,纷纷出声称赞。
“武安君。”
“你,用心良苦。”
嬴政凝视着赵烈,眼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温柔。
满朝文武看到这一幕。
没有人敢多言。
滴水之恩尚且涌泉相报,救命之恩更是不言而喻。
每位朝臣都知道,原本在大秦中地位显赫的武安君将会更上一层楼,只要大王不死,他武安君的地位就会坚如磐石,无人能够撼动。
除非犯下叛国之罪,否则无人能够动摇赵烈的地位。
“启禀大王。”
“臣有罪。”
“请大王惩罚。”
这时,王绾站了出来,一脸羞愧地行礼。
百官的目光纷纷转向了王绾。
“微臣不才,未能预见燕国竟有如此胆识,图谋以刺杀之计,几乎令陛下蒙受损失,此罪,微臣愿以死谢罪,请陛下降罪。”王绾满怀羞愧地说道。
“臣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