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片雪花落下,天就像被捅开了一个窟窿,把银白洒向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大家从“动手动脚”变成了“冻手冻脚”,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少。
摆摊做生意的小摊贩明显也少了,只有几个需要生火做生意的还坚持着。
例如馄饨摊儿,烧饼摊儿,面摊儿这种,其它的不能烤火的小生意人基本都开始猫冬了。
百姓们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盛、秋收冬藏。
而皇宫里的贵人们却似乎并不受四季的影响,毕竟不仅有地龙还有烧得足足的炭盆供应。
宫中那最好的银丝炭,一盆就要好几两银子,这烧得不是炭火,烧的是钱。
但是有人在乎吗?没有。
只有人在乎这炭烧得足不足,有没有黑烟。
要温暖,还不能脏污了屋子和衣衫,要舒适,还不能冒烟。
银丝炭贵就贵在烧的时间久,一夜不需要加炭火,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丝丝的异味儿和烟气烦扰。
此时御书房烧得就是这种最好的银丝炭,殿中四个角各有一个大炭盆,室内温暖如春。
皇帝正坐在书桌前批阅奏章,不时咳嗽几声,御前大太监立刻递上参茶。
这时,殿门被轻轻推开,皇后携着一股淡淡的梅花香走进来。
“陛下,外面雪下得紧,可要注意身子,莫要太过劳累才是。”皇后柔声说道。
皇帝放下笔,看向气色不错的皇后,“有皇后记挂着,朕自然无事。”
两人相视而笑,一同走到窗边。
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宫墙、树木都被染成了白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如此雪景,倒也别有一番韵味啊,咳咳,咳咳咳,只是不知还能看几回?”
“今冬的每一场雪,臣妾都来找陛下同赏。”
“好,能与皇后携手赏雪,雪景也会再美上三分。”
皇帝轻轻握住皇后的手,眼神中满是柔情。
“这里还是有些冷了,陛下,饮些热茶吧。”
皇后走到桌案前端起被皇帝放在一旁的参茶,有小小火烛一直温着,参茶不会放凉。
“好,听皇后的。”
“陛下刚刚在写什么?”
皇后会有此一问,只因奏折明显已经批阅完了,皇帝还没有放下笔。
何况批阅奏折是用朱批,此时墨香正浓,毛笔上沾染的也是浓浓墨色。
皇后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皇帝刚刚不是在批阅奏折。
皇帝微微一笑,拉着皇后走到书桌旁,再次展开刚刚完成的大作。
“朕见这雪景美不胜收,便想赋诗一,只是灵感枯竭,没有写出特别满意的。”
皇后看着那几句诗,虽然不是千古佳作可是也意蕴深厚。
“陛下休要过谦,臣妾看这诗就很好,很有意境,若是在炎炎夏日吟诵一番,怕是能消暑退热呢”
皇后说得夸张,不过皇帝这次倒是自内心的高兴,他的皇后懂诗句,但,更懂他。
明年夏日,恐怕自己已经化为一碰黄土,留下这诗给皇后,也能多留些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