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闻天站出来,他的小伙伴们跟着站出来,又加十几个人,四十个人一人一把镰刀冲进去,不到半刻钟,一亩麦子就放倒了。
这速度比之前官员们参与的快了一倍都不止,如此才是正常干活。
四十个人转身,边往回走边收拢麦秆,然后扎束打捆,等出来后,成捆的麦子摞成个小堆。
“标儿你好好看看。”朱元璋对好大儿说话,这些孩子是留给好大儿的。
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什么都会,如今在努力学习。
再过个十年八年的,等他们成长起来……
关键下丘村的孩子在源源不断地出生,有的很快也能加入到队伍中。
“谢父皇!”朱标也如此认为的,高人送给自己最宝贵的存在。
那边再次分斗,不长时间,数据出来。
“陛下!第二亩一石七斗三升。恭喜陛下!”报数的人向朱元璋道喜。
“去年是多少来着?”朱元璋问好大儿。
“父皇,去年一石五斗,今年多出两斗。正常一亩地小麦一石二斗或一石三斗。”朱标回答。
第342章人物分析岁月揽
太阳仅仅移动了一点,炙热的光依旧洒下,许多真正关心朝堂百姓的大臣却感受到一丝清凉。
似乎吹过的热风,都让人觉得舒爽,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地里的麦子是那么的可爱。
只有少部分大臣,眼珠子转来转去,看看麦子,又看看下丘村的人,再看朱元璋。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有万岁在,下丘村定然年年增收,一年产量高过一年。”
胡惟庸在旁边突然出声,脸上的表情叫人看着是欣喜的。
“收麦子。”朱元璋抬头看看天,轻声吩咐。
太监立即传话,后面的人冲上来收麦子,这些人是被带来干农活的。
“憨憨,跟咱来,去阴凉的地方,他叫胡惟庸,右丞。”
朱元璋对着始终眯眼睛看胡惟庸的憨憨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憨憨生气了。
“哎!凉,庸。嘿嘿嘿嘿!”朱闻天收回目光,又是憨憨的笑容。
一行人先找阴凉的地方歇息,收庄稼的事情无须他们亲自动手。
不止是小麦田,前面的苎麻和油菜籽田也一样,朱元璋带来五千人,专门干农活的。
等收完,依旧要计算亩产,看是否高于正常,高了的话,当种子。
于是大家来到下丘村支起的棚子下面,华盖伞什么的没有用,挡得了一点阳光,当不住热浪。
棚子下面的水泥地面先泼的水,水变成气,把热给带走。
当然,这样操作能闻到一股水泥味儿,所以点了不少安神香,让人闻着舒服,又能驱苍蝇。
大臣们喝茶水,各怀心思,他们发现陛下似乎对胡惟庸有看法了。
他们更知道胡惟庸话中的意思,下丘村既然厉害,那就一年比一年产量高。
显然不可能,一旦产量无法提高,甚至遇到特殊情况减产了,该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