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当初旱之前,你下丘村先开始挖井的,黄池河都断流了,你们还能浇灌。父皇去踩七星步。”
朱樉想起来了,什么人力不可为啊!下丘村不在乎的,人家提前就知道,然后挖井。
里长于旁介绍:“是这样的,此地虽为沙漠,然降水却多,把稻草拿过来,制作成草方格子,可阻止沙子被风吹着移动。
种上耐旱的树和灌木,降低风速,然后想种庄稼种庄稼,想种药材种药材。草方格子……”
里长告诉朱标和朱樉稻草格子怎么做,一根稻草用铁锹从中间的位置压进沙子里,上面留出来一截。
很多稻草组成一个个菱形和方块的格子,沙子坡上的用菱形,平地的为方形。
“现在没有足够多的百姓过来居住,找不到人干活。”
朱标看向下丘村的车队,别人的车全留下,除了他和朱樉的仪仗如下丘村的车一样拖着走,再没有其他有轱辘的东西。
走完这个小沙漠,前面还有一个大沙漠,
此刻的沙漠旁边还有树林,等着再走一走,就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了。
队伍里有从那边过来的人,现在充当向导,他们知道哪里有水源。
路上一些人死了,是因为生病,不是渴死、饿死,十万的军队和好几万的俘虏,必然有人生病。
自己的队伍也有人生病,全留在路上,到沙漠前,太医们又挨个给看的状态,不行的留在榆林。
……“大家喝口热汤,今天不忙着赶路。”十月十八这天,大家终于走到了戈壁外面,节气小雪。
队伍停下,所有人全在,没有出现非战斗减员。
只不过有一些人的状态不是很好,冻的,沙漠里的晚上才叫一个冷。
眼下刚刚进午时,气温一度,零上,队伍一停下,先不做饭,做的汤,大家喝口暖和暖和。
“北方果然没有南方舒适。”朱樉喝一口干菜汤,瘪瘪嘴,抱怨北方冬天不好。
以后他要来就藩,冬天的长安不会暖和,越想越难受。
朱标倒是坚强:“再冷的地方也有人居住,无非有的百姓缺少衣服,冬天没有煤烧。
咸阳、榆林的两个煤矿解决了大问题,把路修修,收百姓一个运费,也要让他们烧得起煤。
甚至在这里住的百姓,每年冬天可以免费获得一些煤,由朝廷补贴。”
“兄长所言不错,咱那里的封地,百姓家穷,咱给他们把煤泥送去。
不然那么远的路,他们没有车,走到地方再往回背,消耗的食物和力气,做别的事情能赚到钱。
其实煤不是问题,咱会想办法叫封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包括北面不是封地的地方。
三弟那里,到时候咱也帮忙,把煤运过去,让三弟在那边不缺取暖的东西。”
朱樉不但想着自己的封地,还惦记其他的地方,包括弟弟的。
里长在旁出声:“太原府有煤,前朝的阳泉县便开采,太原的煤矿有很多,包括咱们斜着行进路过的地方。”
“有啊?”朱樉嘟囔一句,继续喝汤。
他还想着照顾弟弟呢!结果弟弟的封地同样有煤,听里长的意思,煤还不少呢!
弟弟的封地又有盐湖,好像什么都不缺,看样子不用自己照顾。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