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守护大明朝 > 第425节(第1页)

第425节(第1页)

百姓手上没有多少钱,他们种菜,用菜来换鱼干,菜就被将士们吃掉。

即,朱标的队伍只付出,不索取,白给百姓东西,百姓的东西他们花钱买。

到目前为止,过来一个多月,鸡鸭鹅的雏每天都出一批,一天接一天孵化,天天收蛋。

不然朱樉也不会嘟囔着走错了路,最后一个地方好好建设,留给四弟的底子比自己的西安府好。

“太子殿下,海边的军队给我们一大块玉,问要太子和秦王要不要?他们去渤海湾另一边,定辽都卫的人过来取盐和鱼干的时候给他们的。

另外还有队伍从与女真边贸的地方运东西回应天府,太子和秦王在,就给这边送一些。

有去年他们采的松子,还有蘑菇、人参,他们把人参包好了运到应天府,给下丘村移栽。”

几艘船回来,上面的朱太二捧着一块没雕琢的玉给太子,太子殿下想给儿子礼物,之前的好多颜色的石头就雕刻得不错。

听到有玉,安庆等官员过来围观,太子没来时,谁会往他们这里主动送东西?都是他们的船划着去海边买盐。

买盐要交税,太子一来,直接拿,跟他边算账。

其实就是把这边的煤和钢铁制品送过去,那里的百姓拿着用,抵他们应该有的收入。

其他的属于朝廷收入,还能趁太子在外面管太子要?

一块玉三四十斤,朱标把开了一点窗的玉摆在桌子上让大家看。

开窗的地方能够看到一片翠绿,跟绿色琉璃似的。

官员们转圈观瞧,眼中露出想要拥有的神色。

“里长知晓此玉从何处而来?”朱标见官员们称赞颜色好,说像软玉,开窗再大点就好了,十分无奈,显然官员不清楚这种玉的由来。

“殿下,这是一块山料。”里长先说玉的基本情况。

第608章商品交换由钱币

“山料与籽料对应,籽料就是山料掉进河里,被水冲刷,外面的石头掉了,露出里面的玉,一般籽料最贵,看着颜色饱满。”

里长说料的区别,至于山料,当然就是没掉进河里的了。

“何地所出?产量大否?”安庆伸手摸摸开窗的地方。

“很久以前便有,几千年前,不过由于东北的人口始终少,都是部落,即便辽国的时候,也没有成规模开采。

元朝的时候,女真人同样都是从河里捡一些,用来交易。

那个地方叫秀岩县,没有到定辽都卫的治所之处,可以开采出来很多,至少比现在的蓝田玉好采。

此玉为软玉,方便加工,当地的山料偏绿,籽料偏黄白。

比之于阗玉、蓝田玉、南阳玉也丝毫不差,寻常百姓用不起。”

里长继续说把年代与产地告诉大家,又与其他的玉石比照。

朱樉也上前摸摸:“这块玉给兄长雕刻,既然那里还有,都是咱的。派兵过去守住,不允许其他人随便开采。”

此刻他没有丝毫让利于民的想法,玉石就不应该是普通人拥有的,百姓拿着石头又刻不好。

朱闻天上前,把玉抓起来,准备回去慢慢磨,先把石头全磨掉,再看形状,应该雕刻成什么。

设计起来很麻烦,主要在于如何减少损耗,比如有的位置可以弄个戒指面、耳环、耳钉、簪子。

一块玉石不能就掏一个镯子出来,然后其他的地方全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