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熊罴:“嘶~”
渭河古河道下面还有两边淤积了多少沙?多少公斤?多少吨?算得清吗?
这些东西全部拿来卖钱?!
那……这特么的修这个河道不只不会投入钱,未来还能十倍百倍千倍的赚回来啊!
庄熊罴还是大意了,他根据以往的水利的经验,认定这个大水利工程,是皇帝陛下要掏荷包亏很大做的治水工程。
他哪儿能想到这是个暴利工程。
霍海:“这个工程看起来巨大无比,实际上没多少工作要做,最多给半年时间,能搞定吗?”
当初灌口鱼嘴用了五年时间,李冰和李二郎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才有了后来的二郎神二王庙。
他们干过一次有经验的事情的缩小版,能花多少时间?
而一二号河道,天然就比渭河目前的河道低矮很多,只需要炸掉山口,就能通水。
庄熊罴要做的不是挖新的河道,而是防范于未然,把可能导致河水泛滥的危险项排除。
说白了就是把低洼地带不够圆润的大弯儿修圆润,把窄一点的峡口扩宽一点,把预定河道中一些不该存在的小凸起挖掉。
工程量不大。
反而是等工程做完的时候,如何炸通上游和渭河之间的隔断,才是需要想办法的事情。
不过这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不是需要大规模劳作的事情。
霍海给半年的时间,属实是时间预算充足了。
这事儿要不是霍海来做,而是刘彻来做,哪需要六个月?六天就搞定了。
把一号河道和老渭河的隔断挖开一个口子,本来就往这个方向冲刷的水,不自然而然就把隔断冲塌了?
什么?可能导致隔断冲歪了,脱离河道?
那就赌运气,反正水是会自己找出路的,要是没走预计的第一段河道,直接找到了二号河道,那不好事儿么?省事儿!
第二河道隔断?老办法。
什么,河水泛滥,淹没整个北岸?
北岸的地朕不都买下来了吗,什么河水泛滥,是朕在灌溉自家的地!
你懂不懂行啊?河水一冲,地都变肥沃了,未来高产十年。
嗯?你说也有可能往南岸泛滥?
那不搞了半天回到原河道了吗?就当朕做了个无用功了。
而霍海毕竟还没有武帝那种能不把一两个人命当回事儿的心态,还是搞了一堆设计来规避这些事情的。
毕竟霍海还记得后世一些典型案例。
比如拿诺贝尔奖的烈性农药ddT,在短短二十五年后制造出人类历史第一生态灾难后被骂的多惨。
霍海可不想被写在史书上,被总结一个成语叫做‘自掘河道’。
跟庄熊罴讲完之后,霍海送走了庄熊罴,才开始听项绪讲张欧的事情。
听完后霍海手指敲打桌面:“你想的很对,但把那小孩送回张家去。”
项绪瞪大了眼睛:“什么?”
霍海:“张坐绝对不会有问题的,如果张坐出问题,谁张欧还有什么顾虑呢?”
项绪明白了:“公子,你是说,如果我们把张坐送回去,会有人去保护张坐,而保护张坐的人,就是背后鼓动张欧搞出这个事情的人!”
霍海点头:“明白就好。”
对方既然出来设局,说明对方是个聪明人。
就算历史上没有案例可循,没有案例学习,那他们也应该很快能想到张家另外一支的人可能对张坐不利。
既然如此,对方一定会去保护张坐。
只要找到谁在保护张坐,就知道谁是幕后黑手了。
而且,张坐死了关霍海屁事。
张欧下毒,把自己摆在必死之局上,逼迫旧贵族和新富人群体生矛盾。
如果张欧死了,问题的确就大了。
但问题是……如果张坐是被张家人自己弄死的,那无论是刘彻还是霍海,反而解脱了。
这你不能怪朝廷不当人,搞死吕后一支最后的血脉了吧?这是他们自己内斗造成的,关我们屁事?
霍海还是那样,敌人道德什么水平,霍海道德就什么水平。
张欧都敢拿自己的命来挑拨矛盾。
那为什么霍海不用张欧他儿子的命去抚平矛盾?
张坐很快就被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