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王莽的爷爷生了个女儿叫王政君,大儿子王禁被封为阳平侯,二儿子被封为新侯,王莽的父亲就是新侯,所以最后建立了新朝,但实际上在王家权倾朝野的时代,还叫做阳平侯家族。
第二条,王莽一开始只是王家不重要的庶子,后来通过自己的隐忍等着叔伯们各种斗,最终一举成为了王家代表,权倾朝野。
第三王莽的祖爷爷就是东平陵人,后来搬家到了魏郡元城,所以王莽和东平陵和魏地有关系,后来迹后还追封他祖爷爷为元城王。
第四也就不用说了,王莽把加九赐变成了造反换房本标准流程。
第五第六条件,王莽终结了西汉,成为了新朝的皇帝。
霍海是不懂这段历史的,所以点进评论看别人分析,才知道王莽的这些事情。
评论中还有人感叹:“大汉是真难杀啊,一次杀不死,还得让老天再走一次一样的流程杀第二次。”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巧合,也不是什么命中注定大汉就要被符合这些条件的人终结。
这分明是出题人故意在曹操和王莽身上找共同点,然后做成视频,做的好像两个人好像一样。
其实王莽和曹操哪儿才只这么点共同点。
就是因为这个视频,霍海大概知道王莽以及王家的一些事情。
在宣帝之前,外戚代表家族分别是田、窦、卫霍,在宣帝搞定霍家后,并没有外戚兴起。
宣帝死了之后,王家外戚势力就上台了。
而王家和法家有点像,也是齐国国军田氏的后代,也是因为害怕秦军所以改姓,他们这一支改姓了王。
王家的迹就是从王莽的祖爷爷王政君王太后的爷爷开始的,这个人就是绣衣使者王贺。
要不是那个视频故意匹配条件,提起了魏地和东平陵,估计还不会扯到这么远的人物来。
霍海现在才想起来,王贺,那不就是王家族谱开篇第一人么。
虽然说王家为了表明自己是贵族家族,所以补齐了田氏和王姓之间的遗漏,说王贺他爹是西汉名士。
但是这种吹牛哔听听就得了,谁认识王贺他爹啊。
所以王家的崛起,全靠这个绣衣御史王贺。
霍海又仔细的打量王贺:“王姓,绣衣使者……你们家是不是齐王田氏的后裔啊。”
王这个姓氏嘛,很有代表性,历朝历代开创时,初代皇帝都喜欢号称自己其实姓刘,是刘邦的后代。而历朝历代灭亡后,皇族都喜欢改成王姓。
搞的最后,什么孛儿只斤黄金家族,什么完颜,什么的都改成了王姓,正常的王姓都算王姓中的少数了。
不过现在还没几个朝代灭亡的,改姓王的还很少,正常的王姓反而比较多。
一般人遇到姓王的,是不会问出这句话的。
王贺被问出这句话,惊出一身冷汗:“你……”
“怎么知道。”
王贺自己就是干查消息这一行的,准确的说就是属于刘彻一个人掌控的私家侦探。
没想到刚一见面,自己的底细反而被人说出来了。
王贺确实惊讶的不行。
看王贺这个反应,霍海就知道,自己肯定没记错,这个人就是王太后她爷爷王莽他先人。
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多巧合。
虽然自己记不清王莽他爷爷叫什么了,但绣衣御史姓王,还是齐田氏改姓,这基本已经实锤了。
霍海随口扯淡:“哦,之前有个人才,姓法,叫做法第,现在在太学给司马相如当弟子。”
“他说他们家是齐田氏改姓,我有心培养这个人,就去查了一下他的来历,查的时候就看到齐田氏改姓的一些记录,就看到了你们老王家的事儿。”
王贺松了一口气:“不愧是霍大人,的确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就连我这种小人物的家世都记得清楚。”
“真不愧是……”
王贺来了一套罗圈屁。
霍海看王贺这拍马屁三分钟不带重样的,确定这家伙的确是有本事的。
难怪田氏没落后,王家还能复起,虽然天下人只要有姓氏的无不是六国贵族后裔无不是黄帝时代就是贵族的家族后裔,但现如今百姓已经成了普通人的代名词,又有几个家族能在这潮流中再复起?
王贺的能力可见一斑。
霍海:“你好好干,这一次案子你要是办得好,我……推举你干个更大的职务。”
王贺并不是很相信这种场面话。
霍海:“你不是绣衣御史绣衣使者么,往上爬还是很难吧?以后我建议陛下搞另外一个类似的机构,就叫锦衣卫锦衣使者,让你当头儿。”
“当然了。”霍海食指敲打膝盖:“你得表现出能力来,否则这锦衣卫总指挥的位置,我另有人选。”
王贺听霍海说出了锦衣卫锦衣使者这样的话,才确定霍海说的是真的,激动地在马车中直接跪了下来:“霍大人,下官一定办妥张欧案!”
王贺当然知道,霍海说的展现能力,不是查清楚真相。
真相还需要查?谁不知道这事儿背后是怎么回事,这种事情真要处理的话,根本不需要证据,直接按利益抓人杀头,绝对不会杀错一个。
但问题是,如何在查清真相的同时,还把民怨抚平,安抚好相关的各方,那才叫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