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大汉有活爹笔趣阁正版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章物极必反(第4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章物极必反(第4页)

“至于大商铺收税,就是指有一部分类型的商业,只有拿到了少尉府衙的资格资质,才能经营,这个税收也是按比例的,而这些行业具体税收多少,要少尉衙门制定。”

“跟中等商铺税收一样,这个费用,霍大人也承诺会留下很大一部分在长安县,展长安县。”

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霍海这么制定规矩,一定有他的道理。

刘彻:“哦?那具体都是多少啊?”

梅黑夫:“不高。”

既然梅黑夫说不高,也就是算起来比万年县要低咯?

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三种税都是因为什么。

很快就有人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商人和商人,不能一概而论。

那小商人,怎么和大商人比?小商铺之所以收经营费而不是税收,是为了降低入行标准,让他们少交钱。

穷则思变,当一个人开小商铺经营到一定程度有了资本后,他会不会扩大规模?

扩大规模,那就开始交税。

他要是不想去赚这个钱,多的是人想去赚这个钱。

而张汤的方式,全部收税,虽然有差别,一个十五税一一个三十税一,但很多人连那个门槛都到不了,压根一开始就不敢去经营。

霍海的方式,不会压制别人想做生意的想法,又能收到钱。

但是很明显,在这边做大生意,肯定税收很高,可能远比万年县还高。

否则的话,这搞了半天,税收还不如万年县,那不是笑话吗?

之所以大家关心税收问题,是因为如果以后外出为地方官或者独当一面,也要靠收税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的。

如果收不上来钱,你就算在奏疏里吹得天花乱坠,别人信吗?

哪怕你把你的郡展的跟现在的长安县一样繁荣,收不上来税,就靠说话,怎么说服皇帝?难道伟大的皇帝陛下还亲自去考察你一个偏远郡县?

那么,中大商铺税收高的话,别人为什么要在你这儿开中大商铺呢?

就好像长安万年,别人干嘛不去万年县开?

但是想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

万年县能开中大商铺吗?

万年县的人哪有钱消费?他连小商铺都没有,哪儿支撑得起大商铺?

群臣之中,最聪明的是萧广,萧广低声:“回去后,我们的商铺房子不能卖了。”

汉中王刘胜回头:“嗯?”

萧广:“因为政策的原因,长安县的房子要涨价了,万年县的房子要跌爆,如果是万年县那边的房子,早卖早脱手。”

刘胜还没明白为什么。

萧广低的声音:“霍大人在长安县收税,是按照商铺收的,不按照人收税,而万年县是按照人收税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长安县做生意,但住在万年县的人,会被收两次税!他们肯定要脱手房子往长安县搬家的。”

“一旦这个头开起来,富人成规模的往长安县搬,长安县房价自然水涨船高,万年县自然一降再降。”

刘胜恍然大悟:“明白了。”

刘彻:“行,大家大概应该明白长安县万年县税收的不同了,你说说你对煤钢的建议吧。”

无论是张汤那种还是霍海那种,都是新税法,用脚投票已经开始了。

但这东西还没出结果,在真正的出结果之前,大家只能想象。

而梅黑夫根据这两条,也有自己针对煤钢的建议:“臣建议,煤钢可以私营,但是要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定税收。”

“而税收定多少不只是地方说了算,还要上报朝廷,让朝廷评判。”

“朝廷可以根据这个地方的情况,决定他们是重税还是轻税,决定这个地方税收是大部分上缴,还是小部分上缴。”

看群臣疑惑为什么这么说,梅黑夫继续:“就好比,比如同关煤矿,这个地方的税就必须大部分上缴,因为他除了各种矿之外,并没有大平原,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生存。”

“既然如此,这里展民生那就是多余的,它最多留一些钱展道路,方便矿产运输。”

“可假如,洛阳、成都、信都这样的地方也出现了煤矿,那当然要留相当一部分在本地,因为这个地方除了煤矿,还有很多大汉子民,他们也有如长安县一样展商业的可能性。”

“如果煤矿的钱,留在本地,又把商业也展起来了,那当然更好,因为一笔钱,展后,能收两种税,何乐而不为?”

一切的最大问题就是,钱,运输是要损耗的。

如果待在一个地方动都不动,就能让钱生钱,那当然是最好。

因为运输时,运的东西越多,损耗越小。

那如果钱少到一定程度,搞不好往朝廷运输,还得倒贴运费,这种地方,朝廷连管它的想法都不会有,北方草原上现如今就是这个情况,所以自古没有人把城市建立到大漠上。

没利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