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谓合格品,就是有三个以内的针尖大小的气眼,并且气眼不在碗内部的,算是可以合格的使用的。
而碗上面气眼比针尖大的,过三个的,气眼在碗内部的,一律不合格,所有釉面不均匀的一律不合格。
经过这样的严选,不断地有人被淘汰出来。
也有技术好的,被选拔提拔。
直到这一个月,老匠人才带着他们制作要出售给贵族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些都是研究院的人几个月的成果。
在研究院,他们不论消耗,疯狂的实验各种釉面,不断地实验各种配方,不同温度烧制的效果。
在霍海看来,他们几乎把釉面材料几百年的进步在几个月内就试验完了。
只是技术上还没有成熟进步到那种程度。
但相比于以前使用的陶器,那已经是神仙之作了。
这些技术、釉面加上最厉害的工人,开始大量制作精品。
其中最好的当然是‘贡品’,不过和传统的贡品不一样,因为刘彻已经彻底的接受了霍海的提议,凡事要花钱,所以这些虽然是贡品,但其实是皇宫出了钱的。
之所以是贡品,是因为它们比其他所有类型的瓷器都贵。
而剩下的工人,在这三个月里,不停地使用大规模烧窑,但制作的成品,都没有售卖,直到今天。
整个长安县,到处都有瓷器铺,这些瓷器铺全面开业。
光是闪闪光的大碗,往货架上一放,就已经吓死人了,根本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广告。
“我靠!这新铺子什么意思,这么大个玉碗,这得花多少钱才买得到那么大的一块玉啊,拿来雕刻出一个大碗来?”
“暴殄天物啊!这是什么!这东西居然拿出来卖?未央宫都没这么大的玉碗吧?!”
“啊?!我的眼睛!我看到了什么!”
路过的人还有附近的商家,直接就被吸引过来了。
甚至路过的送货的车夫们,也都停了下来,都看着瓷器,直接看傻了。
瓷器铺的掌柜们微微一笑:“各位可看错了,这不是玉碗,这是瓷器。”
有人反应了过来:“就是送牛奶那种瓷器?”
一个车夫恍然大悟:“我之前送货去相府,刚好遇到牧场的人给他们送牛奶,那装牛奶的瓶子就是瓷器,晶莹剔透,光滑闪耀,听说那东西非常干净,任何脏东西都休想进入它穿过它,所以用来装牛奶最是安全,但是那瓷瓶才多大点,这个碗这么大?!”
有人记了起来:“原来那个是瓷瓶啊?!我以前打远看到过,我看上面有很多花花绿绿的画啊,这个碗上面没有。”
瓷器铺老板哈哈大笑:“这上面可以有画也可以没有,我们这里的货物里,有的有,有的没有,这些瓷器也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当然了,这种灰白瓷最便宜。”
目前的工艺,纯白的瓷器反而是最贵的,但灰白的瓷器,就是专为普通人准备的。
既能一眼看出碟子、杯碗是不是干净,又不算特别贵。
瓷器铺的掌柜让小二拿着花瓶等东西到最外面的架子上展览。
大家看的是如痴如醉。
“这也太完美了吧,真的就跟玉一样,不,比玉还白净!”
瓷器铺掌柜拿着一个碟子:“更关键是,瓷器的釉面很细密,如果装了酱,不会沁入里面,永远光亮。”
虽然以前蘸酱吃肉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奢望,但是随着这几个月的经济大展,很多普通人家里也开始吃肉了,除了腊肉和烧烤,别的水煮的肉,还是按照这个时代蘸酱的吃法最多。
而普通的陶碗,装了酱之后,就永远有一个印子在。
就算再怎么洗,也洗不掉。
小二拿酱块泡的水装进碟子里,然后又倒出来。
因为上面没有沾油,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残留,有那么点,放进清水里面涮一下也就掉了。
瓷器铺掌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科学报,很多病症,都是因为人眼睛看不到的霉菌引的,而吃完饭碗洗不干净,留下了残渣,就容易产生腐败,滋生霉菌。”
“而瓷碗,釉面质地细腻,更容易洗净,能避免这个问题。”
在场的人都对这一条没啥感觉。
掌柜继续:“根据义妁医官的研究报告,她认为,目前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霉菌染病对人的元气消耗太大导致的。”
“如果能避免这个问题,那么人均寿命能提升到四十多甚至五十岁以上。”
有人声:“老板,你这就说怪话了,人均寿命怎么可能才三十来岁,要知道我们这条街很多人都已经四十岁了好吧。”
瓷器铺掌柜:“义妁医官统计的人均寿命,还统计了出生就夭折那些小孩。一个零岁的小孩,和一个四十岁的人,平均一下,那就是二十岁了。”
“除了夭折的,还有犯事儿被砍头的,意外死了的,生病病死的,自然老死的。”
“咱们人均统计出来有三十多岁已经不错了,说明咱们这儿生活不错。”
实际上刨除意外死亡和大量夭折小孩不算,真正的人均寿命接近四十岁,这已经很高了。
而一日两餐改成一日三餐,能把这个数字大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