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不可兼得的,现在看来,犹未可知啊!
霍海疑惑后,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陛下别忘了,长安县本来只能住十万人,现在住进来四万读书人,除了读书人,还有三辅之地更远地方的很多人都搬到长安县来居住了,否则我们哪来的那么多劳工?”
“这些人中,不少人是要买房子的。”
“所以,就算我们宣布了新城计划,长安县的房价也不会崩,只是涨的没那么快而已。”
“以我们的展规模,要是不建新城,那房价才是要涨爆。”
霍海对这个太有经验了。
前世,随着经济大展,房价涨价潮来了之后,多少小县城的房价都涨爆了?
脑子好使的班底,都在那段时间搞出了新城计划。
就是暴力压制房价不要涨太高。
把本来要疯狂进入老城盘子的钱,挪出来到了新城。
减缓房价爆的趋势,同时又开出了新的区域,又增长了财税收入,又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新城二字,就是经济大展态势下的资金流调节阀,也是操盘手段。
刘彻对于这个答案很满意。
因为其实刘彻最近睡不太好觉。
就算如他一般黑心,他最近也感觉到有点困惑。
一切展的太顺利了,顺利到有点离了大谱了。
刘彻这一个季度,已经派人利用新的金属炼制的技术,炼制了多的铜矿,制造了大量的钱币。
甚至于刘彻都没有使用缺斤短两的钱币,而是足斤的钱币!
因为很多钱币已经投入市场了,实际上已经换成产物了,刘彻仓库里的丝绢,数量都快翻倍了。
包括市面上多出来的粮食,全都被他买走了。
他让桑弘羊计算着,不要影响长安正常的粮食消耗,也就是不引粮食大涨价的前提下,有多少收多少。
只有他和桑弘羊知道,靠长安近的地方几乎大量的粮食都到了长安,现在就在国库里。
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
这种状态下,刘彻还有大量的钱币直接放进了国库,随时准备调用出来。
就是这种情况下,刘彻居然没有看出来这波大展中到底是谁吃亏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一个事情中大家都得了好处,至少也是没坏处,居然没人吃亏?
所以刘彻老感觉某些环节要崩塌。
但,一切都没问题。
所以,刘彻又想到了房价可能要崩。
但是根据霍海的说法,房价也不会蹦。
刘彻现在有点信了,难道,经济展起来,真的没有坏处,全是好处?
霍海要知道刘彻要问的是这个的话,怕是直接就明说了。
哪儿是经济展全是好处?
是因为原版的操作系统效率太低下,大量的利益直接在无用环节损耗掉了。
现在吃的根本就不是经济展的好处。
现在吃的是提升操作系统效率后,损耗降低转换出来的高出品率。
经济展的好处,现在还没开始显现呢!这才哪儿哪!
目前长安的米价比其他地方贵出三倍来,一石最高也才三十大钱。
目前长安工价已经三千大钱了,换句话说,一个月打工,可以赚一百石。
一石是三十公斤。
也就是说,一个工人的月收入,等于三千公斤米。
这可是算的零售价,而不是批价,也不是收货价格,要是自己去收货然后运回长安,少说也能到六千公斤,如果是在距离长安远一些的地方去收货,能收到一万二千公斤不止。
换算成后世的收入,这差不多是近万元的购买力。
按照时代来看,这个时代的人人均能赚二百块的购买力,都逆天了。
这说明什么?
除了长安本来工价就高的因素外。
说明霍海故意抬高了这么高的地步,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运输业,居然还有得赚。
这说明以前的国家操作系统就是一坨屎,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利润都虚空消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