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刘光笃定,霍海一定会同意,他现在直接等着钱马上就可以在长安城做生意了。
他自己也研究了几门生意,到长安就打听了,还没人做,或者没人做成规模,只要开始搞,马上就能赚钱,利润很大。
所以他有十足的把握。
但这个事儿,霍海还真不好直接答应他。
这种协定,听起来很好,实际上缺陷巨大。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霍海这边把钱兑给刘光,转天刘光死了怎么办?
如果这一套推行,总是会遇到这种情况的。
如果要办这个事儿,还不如直接开银行呢。
而在开银行之前,有更好的办法。
霍海:“不如这样,我借你一千万大钱,你借我一千万大钱,你拿我写的欠条去我府上抬钱,而我去鲁国收钱。”
鲁王刘光抬头,愕然:“这!”
鲁王不是不敢这么做,而是他意识到,霍海压根就不是第一次听互相换钱这个主意,他甚至都已经想到更好的办法了!
那既然如此,怎么没听说有人做这个生意啊?
难不成,这里面还有我没想清楚的门道?
鲁王刘光思索了起来,不过嘴上已经答应了:“好,马上就写,我等着钱下锅呢。”
霍海:“你可想好了,你本来可以独霸鲁国的煤矿生意,而我拿到钱,马上就在鲁国干煤矿生意了,甚至陛下占股会非常大。”
封国最重要的就是封闭。
如果刘彻的手探进去过多,封国就名存实亡了。
刘光:“把鲁国转换成在长安的财产,是赚的。”
刘光很聪明,一眼就看到了未来,推恩令之下,封国必然越分越小,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直接把封国变成钱。
因为,土地不能生出土地,土地只有那么多。
但钱能生钱。
与其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以后分掉土地。
不如给嫡子家中产业,给剩下几个儿子钱。
他们要是那么喜欢种地,自己去买地好了。
霍海看了一眼刘光,又高看了刘光一眼。
说实话,土地是级生产资料,在资本横行的时候,土地这种资本,就是最顶级的优质资本。
刘光这么聪明,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
那他竟然愿意做这种利益交换,说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鲁国的土地他的后代守不住,他自己都守不住。
绝大部分人会被眼前利益蒙蔽,根本看不到危机的靠近,坐在金山上等死。
而有勇气把金山放弃了去寻找生路的,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霍海:“既然这样那明天你可以去我府上,我给你拿借条。”
鲁王刘光疑惑:“就不能今天?”
霍海:“我的借条太多,手写哪儿写得完,我直接印。”
实际上,霍海早就做好了准备要印刷钱币的油墨了。
准确的说,公元前2oo年,也就是八十年前的汉初,油墨就已经被明出来了。
和西方人一开始用的水性墨水不同,汉初一开始就把水墨油墨一起明了出来。
这松油墨和印刷油墨没多大区别,当然了,说的是功能性。
如果说的是价格,那松油墨太贵了。
而前段时间,唐四儿他们在提炼焦油时,意外提取了纯度不高的焦油,其中轻质焦油中,有一部分就是有杂质的树脂。
这东西,有毒。
但是,如果是用来做成油墨印钱,那就没问题了。
之所以不用这种墨来印刷书籍,那是怕以后有人用书本包吃的。
但肯定没人会用钱包吃的。
因为调配特殊比例油墨来制造不同的油墨效果这种活儿,就算把办法告诉别人,别人也没原材料,更不可能配出来,所以霍海早就有了印刷钱币的基础了。
之所以还没布,是因为还用不上。
现在鲁王刘光来开这个头了,那就正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