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苏武没说什么。
烤全羊摆上来,几人喝了几杯,贾守才开口:“如今你已经是中郎将了,不过这南滇是什么地方啊!”
苏武解释起了经略西南以及南滇的概念。
贾守挑眉:“如此说来,你岂不是坐上了霍公子的车?”
“这个计划是霍公子提出的,可以确定肯定是大有作为,张骞大人是什么人物,甘为马前卒,亲自在成都经营,以张骞大人的能力,这个计划必然能成。”
“那到时候苏兄可就达了,复爵要不是没可能啊!”
苏武笑了笑:“看命吧,不过这小半年的确成果颇丰。”
想要不丰都很难,邛崃已经开始用天然气烧盐了,产量极大。
这些盐不只是能在蜀地售卖,还要送上青藏高原,笼络沿着高原居住的羌族,当然也不是白送,而是三倍于成都的价格。
这边赚的钱,直接送去高原上养马,第一批人早就到位了。
而南边,盐从司马相如当初去蜀南修的路送到夜郎等地,销量极大。
这部分钱,就用来经略南滇。
南滇那边,拿到精盐后,也是渐渐地没有那么强的戒备心了,很多部族从抗拒大汉的队伍,变成了期盼大汉的队伍多往来几次。
苏武这几个月已经把关系梳理的差不多了,安排了不少人学习南方各个部落的语言,并且待时局稳定下来,才又回了成都。
而成都这边,情况比想象中还好。
因为盐市场的补充,加上腊肉制品的方法在成都流传开,这个仿佛天生就应该在这里流传的肉制品方法迅传播开来。
盐消耗量暴涨。
伴随而来的,就是收益的暴涨。
目前张骞手里的钱,非常之多。
这还是同时经略南方和青藏高原剩下的!
于是,张骞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长安在搞煤钢,为什么成都不能搞呢?
现在盐铁的收益很大,已经积蓄了很多钱,随时都可以作为煤钢起步的启动资金。
而成都,是五都之一,仅次于长安的繁华,和洛阳可以说是五五开。
以前成都比洛阳弱一点,是商业上没那么好。
但是盐铁一来,成都的营商环境正在变好,如果煤钢推动,那成都必然跟随如今的长安一样展。
有了强大的成都作为基础,再谋青藏高原,南滇,以及更遥远的天竺,可能性就大增了。
本来张骞是想要亲自回一趟长安,跟刘彻汇报的。
但是成都那边展到了关键时期,没办法离开。
苏武回去成都报道,张骞立刻和苏武商定,让苏武回一趟长安,迅报告各方一片大好的形势,顺便申请在成都以西开办煤矿和炼钢厂。
贾守听完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拱手:“苏兄,如果成都大展,那机会定然不少!”
苏武思索了一下:“贾兄想要调去成都?”
贾守当然想去。
如果一切都根据苏武说的展,那成都必然成为第二个长安。
一切都是跟着长安来的,各方面模式都一样。
关键是,这儿肩负着一个经略天竺的目的!
或许两年内不会有多大的成果,在这里经营的人也不会有太大的成效,只能见到经济上的利益。
但是,三年之后,那可就不好说了!
贾守:“苏兄,你不知道,天竺对长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苏武歪头:“嗯?意味着什么?”
“贾兄你知道天竺?”
几个月前苏武自己都不知道天竺,还是被张骞说服,跟去了成都。
话说回来,张骞几个月前自己都不知道天竺,只知道身毒。
怎么现在贾守也知道天竺了吗?
贾守跟同伴招手。
同伴会意,掏出一本书来:“这个?”
贾守拿过书,放在苏武面前:“苏兄,你知道吗,长安城每个人都知道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