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弟说,‘凡是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我读书不多,但也读过先秦那篇《北山》,知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霍去病:“陛下作为汉天子,理应照耀天竺,但长期以来我们被高山隔绝,无法触及天竺,这说明那时候上天认为大汉还不是掌控天竺的时候。”
“如今既然我们知道了,那就是时候到了。”
公孙贺:“嗯!高见!”
但也有人疑虑:“打下容易,但要长期掌控这里,成本可就大了。”
众人听了也是点头。
没错,打下容易,掌控难。
刘彻:“具体如何做先不说,如今南滇中郎将苏武从成都归来,大家听他讲一讲那边的情况吧。”
苏武站了出来,开始讲述。
群臣越听越有兴致。
因为根据苏武所讲,这个南进计划可是越的靠谱了。
成都那边情况一片大好!
这要是不成功,那都对不起这么好的情况。
盐铁产量那么大,所有收益全部投入在青藏高原和南滇,那进展肯定很大。
而且,谁能不吃盐?有盐这个利器在,前几年张骞一直打不通的部落,现在也是十分友善,甚至愿意帮忙送汉使去下一个部落。
很明显如此经营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走出一趟路来。
而且,苏武还说起了那边的人无法拒绝茶叶。
这茶叶是什么,群臣中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但根据苏武的描述,大家大概明白,这是一个人几乎无法缺少的东西。
虽然不知道道理是什么,但是似乎肉食者就是需要茶叶。
也就是说这些部落的平民需要盐,高层需要茶。
盐茶制造掌握在成都这边,他们就必须给大汉让路。
这几乎等于是说,通往天竺的商路肯定能打通。
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成都这边不同于武威酒泉或者云中郡这些地方,需要不断地给钱给粮。
成都本来就展的很好,现如今似乎要展的更好了,成都变强,那南进计划就肯定更强。
如此一来,随着时间推移,南进计划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
至于最终需不需要大军南下物理上征服天竺,那就看需要了。
两手准备,两手都很硬。
朝堂上,刘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苏武把情况讲了一遍。
接下来几天,苏武被各种长安城的达官贵族轮番邀请。
有些高官是私下邀请苏武详谈。
有些人是干脆三五成群一起请苏武吃饭。
苏武之前在朝堂上只是捡着重要的说,如今到处吃饭,讲出来的细节更多了。
大家对天竺的印象也越的强烈了。
但南进计划具体怎么推动,还不清楚。
……
《西游记》暴火,并不影响长安城商业上的继续繁荣。
相反,印刷书籍的出现,让简体字的学习又变简单了。
以前的小孩学习是没有书籍的,得手抄。
现在居然能买到《儿童六课合订版》了!
最近几个月,学习能力强的人,已经学的差不多了,毕竟就这点东西,合起来也就是现代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科学知识还有小学六年级以内的语文课知识。
成年人来学,几个月学会不算是特别厉害了。
随着认字的人变多,长安城缺乏读书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之前,很多人出钱做生意,却找不到那么多会算账会记账的掌柜。
不说别的,光是这一条,就限制了商业繁荣度。
而现在,成批的旧读书人来到长安,他们也在学习简体字,而成批的新工人学习着简体字。
不少都学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