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海看过短视频,有人说老虎如何如何厉害时,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非要贬低人类,还非要用古书中记载的虎患做例子,来证明古代人怕老虎。
其中就说到了汉书记载了三次虎患。
乍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汉代的人都怕老虎,你们还吹原始人也能随便猎杀老虎?
事实上别说老虎,就算是霸王龙遇到三万年前的智人,那也是移动肉库。
整个汉书后汉书记载了大汉四百年历史,一共记载了三次虎患。
那个短视频专门有研究历史的骂过up主胡说八道。
原因也简单,第一,两次西域虎患,一次九江虎患。大汉核心腹地根本没生过虎患,九江当时是人口稀少的地区,而西域两次遇到虎患,都是军队,而不是百姓。
也就是说,普通百姓很难遇到老虎。
第二,三次虎患,仔细研究一下,全特么是行为艺术。
九江虎患的核心,不是百姓遇到猛虎,而是地方官员仁政退虎,说白了就是吹嘘自己的政绩,然后被记录了下来。
这仁政退虎仔细一看,还是个瞎猫碰到死耗子。
而两次军队遇到老虎的虎患,那更是行为艺术到了极点。
起因完全是因为《史记》记载了李广射虎石的典故。
司马迁作为李广外孙女的老公,吹一下老婆的外公怎么了?
有这个行为艺术在前,另外两个将军去模仿,那还不是必然的?
虽然是东施效颦没有出名,但毕竟是可复制性行为艺术,改巴改巴又能用,所以才有了所谓的三次虎患。
除了这些虎患,还记载有那么一两次用来黑别人的。比如记载前任地方长官派人去抓老虎却所害甚重一类的记载。真要是真的话,为什么不当时记载,而是后面补充记载?到底是时隔多久补充的、为了什么而补充的,都不好说。
汉代人怕老虎?你去问问帮刘彻抓老虎放进虎园那些人怕不怕老虎。
怕老虎太少了,抓不到老虎,得不到赏钱。
甚至他们抓捕老虎的方法,在不少诸侯的墓雕砖的浮雕上,都有记录。
是,普通没训练过没武器的百姓是打不过老虎,但是百姓挖田,就是对老虎最致命的打击,绝大部分百姓生活的良田区,根本不具备养活老虎的生存资源,所以根本不会有老虎。
而有老虎的地方,就是可以狩猎养活自己的地方,多的是职业猎户。
所以,老虎在自己的生态位是永远被智人压制的。
甚至在秦朝时,专门出台了保护动物的法律,禁止百姓为了吃肉过度捕杀野生动物。
怎么会得出古人怕老虎的结论呢?
这么说的人,无非是为了卖自己的故事,哗众取宠,夸大事实罢了。
而,长安地形特殊,被河流隔断。
秦岭这边是没有虎的,翻过秦岭才能见到分部在蜀地的霸王猇,霸王猇不会过秦岭北上。
而北面虽然有老虎,但是老虎得在冰封河道的冬季才能南下。
此时七月底,什么老虎不老虎的,哪儿来的老虎?
真要是有老虎的话,河道解封后的六个月间,老虎要吃饱,必须要西进,到了上林苑宫殿区,那么多羽林卫,看到老虎这种移动军功,它能活的了?
除非有人往猎区投放老虎。
霍海挥动马缰绳:“谁又会往猎区投放老虎呢?那不神经病嘛,哈哈哈。”
“驾!”
“这些人真讨厌,跟着咱们干嘛,我们走远点,去林子里吧。”
后方,刘彻带着大军狂奔:“糟了,进林子了!”
周烈流汗,但依旧冷静:“陛下,您让臣投放老虎到猎区,是为了什么?”
刘彻:“当然是为了向所有人展现火器的威力!一枪崩了老虎,才够震撼!”
周烈:“既然如此那有什么好担忧的,霍大人天天玩儿枪,马上挂着四把枪,把把都是专门制作的精品,质量远比普通羽林卫用的高。”
刘彻:“那老虎是放出来让羽林卫火枪队集体围猎的!”
“枪再厉害,也要一枪崩的准才行,要是打不到,十丈距离,老虎只需要一瞬就能欺身,霍海哪儿来的机会出第二枪?!”
周烈:“老虎应该不至于看到人就扑吧,更何况浩浩荡荡这么一大群人。”
但在刘彻眼中,霍海的度越来越快。
霍海的马,那是精挑细选的,搭了四把枪两个人,跑的却比后面那些马快得多,差距越拉越大。
只有羽林卫的战马能跟上这度。
后方将军骑兵们飞加。
……
穿过了一片小树林,有一座小山丘,霍海牵着马上了山丘:“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