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大汉有活爹笔趣阁正版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章纺织工业化(第5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章纺织工业化(第5页)

而棉花种子是硬的,就被留下了,而棉花纤维就被分离了出来。

这就是棉花取种。

“取下来的棉花团是长绒棉纤维,是纺织用品。”

“而棉花种子上沾染的这点短絮,没什么用,但朝廷官方收购。”

现在是没什么用,但这却是长绒棉的短绒,是做硝化棉的材料。

这东西囤起来以后有大用。

霍海继续往后走。

是一个老太太,老太太把棉花抓了一把,展平在一块木板上,把厚度补的大概差不多。

然后用小木棍一卷,棉花自己也被带着卷在了一起,形成了棉卷。

然后她用手指头沾了点唾液,把棉卷上牵出一个头来,挂在纺线机上。

轻轻一转,棉花就被抽成了线!

这可比抽丝剥茧简单多了!

“这看起来简单,其实一点也不难,第一次可能会失败,但是尝试个几次也就成功了,不过抽出来线可能粗细不一,但手熟的人基本上抽出来的线是完全均等的。”

“种植棉花后,自己在家也能纺线,用线也能织布做衣服。”

“这就是我给公主殿下的解决办法。”

现场也是响起了掌声。

这的确是解决了经常冻死人的问题。

虽然不赚钱,但不赚钱又怎么了?

霍海继续:“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喜欢钱,除了普通穷困家庭可以自己做衣服,很多人都在上班,上工,当值,没有时间自己做衣服怎么办?如果我有更大规模更高效的办法做衣服,大家花个几天的工资买一件单衣,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一套冬衣,或是做成棉被睡觉盖,有问题吗?”

就像后世的直播一样。

霍海说什么,就有人拿着什么在旁边展示。

霍海:“所以,我专门打听了很多人,得知了成都那边有制造纺织机器的大师,于是,我就把他带到了长安。”

布会,怎么能缺大师呢。

虽然以后的服装布会,都是设计师上台,但第一次服装布会,必须是纺织机器设计大师上台。

其实说是大师,这位中年人上台前还是很紧张的。

他其实就是成都的一个普通人。

制作了级复杂的刺绣机,可以制作非常复杂的蜀绣。

但就和以前明井渠法的工人一样,东西明出来后,如果地方官员要脸,那工人能得到一点好处但不多,如果地方官员不要脸,那他什么都得不到。

因为蜀地之前掌权的是文翁,是大汉几百年好官排行榜榜一大哥,所以他已经得到了越时代的优待了。

但也就是比普通人日子好过一点。

他在长安这段时间搞研究也很自得,但今天听说要在帝国所有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面前开讲,还是非常害怕的。

霍海看他一边走一边哆嗦,笑了:“咱们的机械设计大师郑泥大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科研,不怎么和行外人交流,大家鼓励一下!”

现场响起了疯狂的掌声。

商人们特别喜欢这种搞技术的大师!因为出现一种新技术,就等于有一个商人要成为大商人了!

这种被霍大人看中的大师,未来可能会有无数个这种技术产出!

霍海开玩笑:“郑泥大师的名字还是我取的,他说他很普通,只想要一个普通的名字,我跟他说泥土也很普通,但是离开泥土,世上所有的人都会饿死。”

“请大师为我们揭开多股纺线机!”

霍海虽然给郑泥取名郑泥,但也只是因为他刚好姓郑,这纯是霍海的恶趣味罢了。

郑泥做的可是珍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是能同时纺八股线的纺线机。

这种东西技术含量很低,它是刚好赶上了工业革命的前夕,出现在了英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地点,解放了劳动力,所以才成为了标志性明。

实际上,在此之前四百年前,宋朝就有了三十二股纺线机,技术远比珍妮纺线机高级。

但……很可惜的是宋朝什么都不缺,特别不缺人口,所以这三十二股纺线机也只是在大城市能用用,没有推广到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最终被市场淘汰了。

三十二股纺线机远比珍妮纺织机高级不知道多少,可惜在错的时间出现在了错的地点。

大宋不缺人口。

但……大汉真缺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