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咱今天挺不爽的,这个节骨眼上来跟咱提这件事情,这不是诚心要给咱添堵嘛!”
朱元璋一脸不爽的道,
“他这个人,说聪明也聪明,有运筹帷幄的能耐,可要说蠢,那也的确是蠢的可以!”
“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咱今天就把叫了过来,狠狠地训了他一顿!”
“一天到晚想着归隐,那当初干脆不要出山好了!现在大明正是用人之际,他怎么就一点都不想着江山社稷,只想着自己回家养老呢?”
马秀英默然不语,好一会儿方才开口道:
“那后来呢?被你这一顿训,他应该是回心转意了吧?”
朱元璋哼哼两声。
“他敢不回心转意?咱心里不想让他告老,他就是回到了家里,也过不安生日子!”
老朱昂道,
“这天下,咱是主宰,咱要谁干嘛,谁就得干嘛!不容置疑!”
“后来,他给咱谢了罪,咱才饶了他,便也就聊起了宰辅人选的事儿,标儿一病,咱就是不想选,也只能选了。”
“你猜,刘伯温推荐谁?”
马秀英摸了摸下巴。
“以他谨慎的性格,应该是推荐李善长吧。”
朱元璋咧嘴一笑。
“对,他推荐的是李善长,但咱可不想选李善长这头老狐狸,就让他另外选人。”
他道,
“咱还提了杨宪,这可是他的门生,结果你猜刘伯温怎么评价杨宪的?”
马秀英翻了个白眼。
“你要说就说,不说就不说,搁这儿说书呢!”
“我没闲工夫跟你猜这猜那的!快说!”
被这一顿怼,朱元璋倒也不恼,只是嘿嘿笑道:
“出乎咱的意料!刘伯温对杨宪的评价很差!说这个人气量狭小,好勇斗狠!虽然有几分才能,却远远没有宰相的气宇!若是用了他,必然会出事!”
“咱当时就纳闷了,说这杨宪不是你门生来着么?你怎么如此恶评自己的门生?谁料刘伯温却来劲了,当场跟咱说明他跟杨宪没有任何关系,那架势,好像不是师生,而是寇仇一般!”
“你说奇不奇怪?当初,还是他把杨宪推荐上来的,如今却上杆子划清界限,咱估摸着,他俩之间肯定是生什么矛盾了。”
马秀英闻言,略一思忖之后却是摇了摇头。
“我倒是觉得,以刘伯温的人品,应该不至于因为私人恩怨攻击杨宪,可能是他真的看到杨宪暴露出不好的一面了吧。”
她分析道,
“杨宪这个人,我也说不上来……他让我莫名的想到一句诗词——汝本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有点这种感觉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冤枉他了,毕竟他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一切还是要以事实说话。”
马秀英的第六感向来很准,但她却从来不以第六感直接评判一个人。
这便是她贤的地方。
“得志猖狂?这也不算是什么毛病吧。”
朱元璋颔道,
“年轻人嘛,总归是年少轻狂的,咱倒是觉得,这种展露出来的少年得志,比老谋深算,不显山不露水的老狐狸要好多了。”
“起码,咱能轻易的就看清他的状态和行为。”
听得出来,他对于杨宪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因为刘伯温的恶评,就对杨宪失去信任,反而还从那番恶评之中得出了杨宪更好驾驭的结论来。
“那你就用他呗。”
马秀英撇嘴道,
“我现在只要让别人来处理这一堆该死的政务,至于是谁,我可无所谓。”
朱元璋:“……”
“你就不能对咱的江山社稷上心一点?”
老朱恼道,
“这是咱的天下,也是你的天下!”
马秀英站起身来,走到朱元璋身后捏了捏他的肩膀,笑道:
“有你在,这天下乱不了,稳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