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们不再单独刻录某项设计图,而是将过去一年全球开源社区最具影响力的百项改进方案,浓缩为二进制编码,以声波共振的方式深埋于冰层之中。
有学生不解地问道:“张老师,我们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万一以后没人懂这些怎么办?”
张立诚微微一笑,指着天空掠过的卫星轨迹说道:“只要还有人抬头看星星,就会有人想听地下的声音。”
他相信,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永恒的。
即使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文明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只要还有人能够仰望星空,就一定会有人想要了解过去的知识和技术。
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这些未来的探寻者,留下一点点希望的火种。
西伯利亚,一间隐蔽的地下室里。
伊万·彼得罗夫正秘密举办着一场名为“无名者论坛”的聚会。
这场聚会的参与者,都是来自蒙古、哈萨克斯坦、芬兰北部的技术草根代表。
他们都是开源运动的忠实信徒,他们都渴望用自己的技术,改变自己家乡的命运。
在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去中心化创新联合声明》,承诺共享资源、互认贡献、拒绝任何形式的专利垄断。
散会前,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小心翼翼地问道:“伊万,我们应该叫什么名字?”
伊万望向窗外呼啸的暴风雪,轻声道:“我们不需要名字。名字是用来被审查的。”
而他们所追求的,正是这种自由——自由地创新,自由地分享,自由地改变世界。
深冬的清晨,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脸颊。
楚墨站在一座荒废水电站的闸门前,身上沾满了露水和泥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抬头望着锈迹斑斑的闸门,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他背后传来:“想好了?”
楚墨没有回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值得吗?”
“值不值得,做了才知道。”
那人沉默了片刻,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香烟,递给楚墨。
楚墨接过香烟,却没有点燃,只是静静地握在手中。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那人问道。
楚墨吐出一口白气,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接下来,该轮到我们上场了……”深冬的寒意并未减退分毫,反倒被刺骨的江风裹挟,如无数钢针般扎向楚墨裸露在外的皮肤。
他却仿佛毫无知觉,只是凝视着那座废弃已久的水电站。
这里,曾是星火计划最初的梦想之地,如今却只剩残垣断壁,以及无尽的寂寥。
他缓缓掏出最后一件物品——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晶圆残片,上面用激光蚀刻着“hxtoo”的编号。
这是星火计划的第一块试验品,凝聚了无数心血与希望,如今却只剩下一半。
楚墨将残片轻轻嵌入锈迹斑斑的控制台裂缝之中,仿佛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
没有不舍,没有留恋,他转身,决然离去。
就在他迈出水电站大门的那一刹那,身后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
那声音,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带着一丝迟钝,一丝不甘,却又充满了力量。
积尘十年的电机,竟然自行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