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正刻,紫禁城钟楼悠远浑厚的钟声穿透暮色宣告着殿试的终结。
“时辰到——!”
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敬尖亮的声音响起。
“众贡士——搁笔——!”
命令下达,几乎是同时,侍立在殿内各处的太监们立刻行动起来。
底下三百余名贡士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人长长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几乎虚脱般软下来。
有人则面露不甘与遗憾,嘴唇嗫嚅着,却不敢再落下一笔。
江停早就搁笔没动了,这会儿时辰到了,她也没什么表情变化。
她整理好笔砚,又将试卷轻轻抚平,动作不见丝毫忙乱。
太监们面无表情,动作却训练有素,利落地依次收走每一份试卷。
他们小心地避免触碰未干的墨迹,将试卷整齐叠放,然后快步走向前方的读卷官席位。
试卷被收走后,贡士们依旧不能离去,需原地肃立,等待接下来的流程。
许多人忍不住偷偷活动着僵硬的手腕和脖颈,眼神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些被收走的试卷。
读卷官们此时也打起了精神。
李仁德与其他几位大学士、尚书正襟危坐,看着太监们将收上来试卷初步整理。
虽然正式的阅卷要从明日清晨才开始,但他们此刻的目光已然带上了审视的意味,偶尔会对某一份字迹特别工整或篇幅惊人的试卷投去短暂的一瞥。
监试御史们则沉默地观察着,直至最后一份试卷被安全带走。
高踞御座之上的周景昭也抬起了头,看向了考场。
殿试的主考官虽然是天子,但一般天子只会在最开始的时候说两句话,昭示一下天子权威,之后便会离开,重视人才培养的天子会选择巡视一下,但也不会待一整天。
周景昭便是后者,处理完公务,他又掐着时间回来了一趟。
待到所有试卷收取完毕,孙敬再次上前,高声道:“贡士们稍安,静候陛下训示!”
殿内顿时又恢复了一片寂静,所有学子重新垂躬身,屏息凝神。
周景昭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沉静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众卿辛苦了。”
“答卷已毕,望尔等归去静候佳音。”
“望尔等将来无论身居何位,皆能不忘今日初心,牢记‘上不负君恩,下不辱清议’之问,勤勉王事,匡扶社稷。”
“谨遵陛下教诲!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贡士齐声应答,疲惫褪去满是激动与敬畏。
“散了吧。”周景昭轻轻一挥袖袍。
仪式终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