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停带着胡三先一步到了目的地,本就是刻意而为,为了以防暴露,自然不能入住官署。
在平安客栈简单用过饭后,她起身理了理衣袍:“走,去市集瞧瞧。”
胡三自然是立马跟上。
文书会骗人,但这市集上市价却不会骗她,了解当地市价是最简单粗暴了解当地情况的方法。
如果市价与其他地方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那自然说明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张掖城的市集还算热闹。
江停在一个粮摊前停下,拈起一撮米粒在指间搓了搓:“掌柜的,这米什么价?”
摊主是个干瘦汉子,见她气质不俗,忙堆起笑:“客官好眼力,这是上好的新米,一斗三百文。”
胡三倒吸一口气:“这般贵?京城也不过二百文!”
摊主笑容僵了僵,压低声音:“这位爷有所不知,如今这光景,今日不知明日价。客官若是需要,还是早些购置为好。”
江停不动声色地放下米粒:“可是收成不好?”
“何止不好……”摊主欲言又止,最终只叹了口气,“这兵荒马乱的,能运进来就不错了。”
江停点点头,又往前走去。
胡三紧跟两步,低声道:“少爷,这粮价真是高得离谱,得亏当年与兄长们没流浪到此处,要不然指定得被饿死。”
江停原本凝重的心情被他逗得笑了出来,“是呀,足足比咱们沿途州府足足高了三四成。”
“不止是高,”江停目光扫过几个神色匆匆的买粮人,“你看他们抢购的模样,分明是怕明日就买不到了。”
胡三不明所以,“为何会如此?”
江停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解释。
这个说起来简单,却不是能够在外面光明正大闲聊的。
粮价高企且不稳,可以反映出本地粮食供应紧张。
当其冲的就是卢水胡扰边导致农田荒废,收成减少。
这是外部原因,无可厚非。
但粮价如此不稳,就是官府仓储管理不善,平抑物价的能力不足甚至缺位的缘故了。
更严重点,那就是粮商囤积粮食,而官府对此缺乏有效监管,甚至默许纵容。
官商勾结,贪污腐败可见一斑。
转过街角,便看到了官盐铺子,盐是生命必需品,按道理来说就算不爆满,也该有不少人的,可现在这铺子前却是野猫三两只。
江停让胡三进去问了价,所幸那些人还没有狗胆包天,价格还在朝廷可控范围内。
继续往前走,江停突然驻足,角落里蹲着几个小贩,面前摆着粗盐。
虽然早有预料,但看到了也还是有些无奈。
她走过去蹲下身,拈起一撮盐粒:“这个怎么卖?”
小贩神色放松,显然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问题,:“比官盐便宜三十文,公子要多少?”
盐都是由官府管控的,这种小摊贩就不可能出现。
就连胡三这个脑袋里不通文墨的家伙也意识到了不对劲,一张面容皱了起来。
“官盐铺子就在前面,你们这般买卖,不怕官差来查?”江停状若随意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