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20章 兵苑

第20章 兵苑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越综武:我不是渣男 云台仙族 道友你太慎重啦 洪门总舵主打穿清末 得道不成仙 生灵祭台 我都成天尊了,天庭还要我降妖 百世仙族 洪荒:开局龙凤初劫,我练器成圣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 我游戏里的宗门居然都成真了 最英雄 一方游记 从凡人县令开始打造长生仙朝 修仙,从佃农到青帝 九界恶人 陌影之刃 凡人:我五雷之体,娶妻陈巧倩! 道剑行 天下英雄客,唯我真长生

就在各省乡试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朱由榔正勒马出南京内城,这几天可是把他憋坏了,总算是能正大光明跑出去了。

此行倒也不只是为了放风,而是带着任务来的。

在恩科开始的同时,作为穿越者,朱由榔当然没有忘记另外一个科举——武举。

但说实话,明清的武举虽然也选拔出不少优异人才,但地位完全无法和科举相提并论,武进士恐怕不比一个举人强多少,这一方面有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在,但更多的,还是武举本身含金量不够。

先,所谓“穷文富武”,武举第一项就是考弓马骑射,这玩意实在太难为人了,战马可不同于一般马匹,别说平民,就算许多小地主家庭它也负担不起啊,更何谈还要弓马娴熟。

除此外,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必然需要良好的营养条件。

于是非常尴尬的就是,有这些条件的家庭,人家更愿意请个私塾先生,让子弟考科举入仕,没这个条件的家庭,你想考也没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太祖朱元璋是反对武举的,朱元璋认为“三代之上,士之学者,文武兼备,故措之于用,无所不宜,岂谓文武异科,各求专习者乎?!”,意思就是,真正的人才都是文武兼备,为啥要搞文官武将各自取士,直接合并到一块不就完事了嘛,所以洪武朝是没有武举的,而是将骑射加到了科举科目当中。

朱元璋理想丰满,但现实还是那个问题,“穷文富武”,这依旧会堵住寒门士子的路,后来科举中的骑射科目也的确形同虚设,被废除。直到宪宗朝建立了系统的武举之后,武举的地位也非常尴尬,基本上,只有那些卫所军官子弟,实在没办法走科举后,才会参加武举。

而且即使中举,待遇也不高,相较于科举进士,动不动就能入翰林、入六部,最差也是知县,可武进士,却只能得一个虚衔,运气好有门路的才能混个低级军官。

并且人数也不多,每科一般也就几十人,虽然也出过俞大猷这种名将,但总体上依然相当拉胯。

而朱由榔开出的药方也很简单。

说到底,过去那种武举形式,归根到底是出于一种“图省事”的投机心理,考武艺、考谋略,寄期望于能够碰见个郭子仪那般名将出来。

这对于封建时代的军队而言无可厚非,但朱由榔既然想推进军队近代化,就必须做出改造。

之前不是已经有教导师了吗?干脆直接把教导师固定下来,改为武学,扩大招生。

基层军官才是军队灵魂,“猛将必于卒伍”,唯有一支有文化、有素质的基层军官队伍,才能将军队带向新时代,成为自己事业的坚定基石。

于是乎,曾经的武举,变成了招生考试,而教导师也搬到了城外,换了牌子,称为“大明武备兵学苑”,由于所在的地方叫做细柳坊,故而大明兵苑常被称呼为“细柳兵苑”,倒是有当年周亚夫细柳营的典故在。

招生考试只有两科,不再单独考察骑射,当然,如果你会那更好,直接作为“特长生”录取。

第一科考文化,不同于以前要考什么谋略,这个考试要求非常低,基本就是小学语文水平,能读会写就行。

第二科考体力,穿上甲胄,带上武器,跑完八里地,就算完成。

只要能通过这两科,并且经过审核,没有犯罪记录,就能成为正式学员。

这标准之下,家庭条件稍好的平民阶层也能进入,甚至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自耕农恐怕还更有优势些,唯独需要识字有些麻烦,但考虑到明代的识字率并不算太低,许多自耕农、小地主家庭也会读一两年私塾。

而且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科举考试中的淘汰者,那些连秀才都没考中的童生,也多了一条路可走。

朱由榔让刚刚转任兵苑祭酒的李明忠放大胆些,第一届干脆先召个两千人,教官也好解决,当初的教导师无论虎贲旅还是羽林旅都已经毕业了,直接抓一批成绩优异的回来当教官。

教导师解散后,原本的总兵李来亨可谓如蒙大赦,非要申请跑到一线当指挥官,不愿意带学员了,这两年他可谓相当惨了,农民出身的他还得和教导师将士们一起学文化知识。

朱由榔见他学了两年,也算有所成了,便给他挪了窝,先转到枢密院当个承旨,等部队扩军后,再下放一线任职。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风语楼 洪荒:我能看到圣人气运 大明,太子是我的背锅侠 大明有闲王 蝴蝶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