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65章 西疆旧事

第65章 西疆旧事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低武,唯我独法 我欲乘仙 开局修仙模拟器,这命我改定了 苟仙路 重生千次,拉上徒弟一起种地 修仙:从大周武林开始无敌 星瀚仙路 漫道大自在 泽天重演 逆天仙羽 我家菜园子连通了一个小小的仙武 我的逆天道灵 三尺柔情一寸生死 我的儿子是大佬 溜达道士 修仙从做杂役弟子开始 从劁猪匠开始天下无敌 长生:我用浑天炉科学修仙 苏北风云 名徒

陕西布政使司,临洮府

虽说孟乔芳主政期间,招揽了数万户流民,在关中地区屯垦,恢复了部分经济秩序。

但经过多年自然灾害和战争摧残,陕西人口十存二三,文安之进驻关中后,第一时间就想先摸清大概人口。

结果完全没啥麻烦的,因为满打满算,整个陕西,包括关中、宁夏、陕北等地,恐怕也就不到两百万。

所以,文安之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用这不到两百万的百姓,养活光复右军和未来要建立的光复骑军。

先选择,自然就是移民实边。

但现在的问题是,四川人口都不算充盈,哪里有这么多人移民?

还得从江西、湖广、江南等地移民,跨越大半个中国,跟长征差不多。

户部想尽一切办法,表示最多也就能移民三万户,不过十五万人,就顶天了。

算上这批人口,陕西全境也就两百多万的样子。

文安之也没有其他办法,一方面,增大鼓励关中农业生产的力度,由于距离边境更近,利用易于和青海、内蒙榷场交易的优势,普及牛耕,并且高价收购农户手里余粮。

相较于其他地区,关中百姓的负担明显更重

另一方面,文安之作为川陕总督,让四川每年夏秋两税的粮草,不必在本地常平仓囤积,也无需运往江南,而是尽量运往关中。

从川中到关中的道路曲折狭窄,虽然只有几百里,但运输过程却相当麻烦。

四川并不缺粮,由于此时的四川并未遭受到像后世那样大的破坏,在移民实边后,户口逐渐恢复到了五百多万的水平,虽说比万历年间过千万的规模,还是差距巨大,但也足以支撑西北财政了。仅去年秋税,即使垦荒民屯户减税的情况下,还是征收到了九十万石。

文安之在关中带人修建大量粮仓,西北气候干燥,也适宜存储粮食。

所以文安之打算蚂蚁搬家,慢慢从四川盆地,花上两三年时间,在关中存储五十万石以上的粮草,就足够支持未来的北伐战略了,对于陕西而言,更准确来说是东出。

即使如此,也意味着明军不太可能在陕西维持太多军事力量。

枢密院预计,在西线战场,最多只能维持一万五千骑兵,和五万左右的步卒。

临洮府是明廷面对青海河曲地区最主要的交易榷场之一。

理藩院和通贸署、督商署都在此设有下级衙门。

理藩院主要是负责沟通和各部落势力的联系,而通贸署、督商署则负责督导各个边境榷场的正常贸易,和茶马交易。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弊书》里阐述过“番无稷也, 羌人以牛羊乳及芜根为食,以茶为饮, 茶则无以为饮, 而食亦不多。”

青藏地区和草原地区的藏民、蒙民主要以牛羊奶制品为主食(很多人觉得牧民的主食是肉,其实是高估他们的生活水平了,对于牧民而言,牛羊更类似于土地,奶制品,尤其是奶酪才是“庄稼”,除非重大节日,他们也是很少吃肉的),如果不喝茶,没有足够维生素摄入的话,藏民不仅日常饮食吃的不多,甚至还会得病。

故而自古以来,茶马贸易,都是双方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

相较于沿海那种拿手工业品,换取白银贵金属的净出口贸易,其实茶马贸易更加健康,可谓是真正的互赢。

对于农耕社会的内地百姓而言,牛马牲畜,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而对于草原上的牧民而言,茶叶、铁器都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好东西。

明廷对于茶马贸易,也是下了大力气支持。

用朱由榔的话来说,茶马贸易不仅仅是骑兵建设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不是只靠战争就能完成的,经济文化交流耳濡目染和同化才是关键。

临洮府河州县的榷场上,羌、藏、回族的牧民,拉来一队队马匹、牛羊,上面还载着羊皮、牛角、马鬃之类物产。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凡路仙缘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