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17章 搅动京畿(上)

第17章 搅动京畿(上)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仙剑:仗剑江湖为红颜 飞升辅导系统 九元图 梦入凡人:我是韩立 我以女儿身独断万古 魔门分配娘子,我抽到了正道仙子 莲皇劫 家族修仙:我有一个体内空间 武神海天决 我穿越到洪荒 凡人:韩氏仙路 仙朝时代:我有万界碎片 凡人:我青纹,交友修仙!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正道诛天 不争观的道士们 凡人:一代宗师李化元 此方天地我为尊 从养生开始逍遥修仙 吾枪之下,人神平等

自顺治元年(1644),多尔衮带兵入关以后,至今,满清已经在京师稳坐了六年多,这六年以来,虽然南边、西边都是烽火不断,按下葫芦浮起瓢,各地抗清战火屡屡难制,但北京城及其周边的诸多京畿腹地,却是依旧风平浪静。

这至少从观感上,能使满清的高层皇族王公们心安,只要战火烧不到自己跟前,不见棺材不落泪,人总是会有些心安理得的幻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王愬的骑兵纵马兵临西山时,对北京城中八旗勋贵们的震撼力,也非同凡响。

正黄旗内大臣索尼立马调动城中兵马,紧闭诸门,并且派出信使,通知周边府县,并动员丁壮。

整个北京城如临大敌,就连皇帝、太后都被惊动,满城之中,许多不复父兄胆魄的八旗子弟,纷纷喧闹着要退回关外。

城中亦是谣言四起,有说江淮、襄樊吃了大败仗,瓦克达、济尔哈朗已经身死,明军兵逼保定的,亦有说是西边山西已经全境陷落,姜瑄骑兵早已拿下太原,越过宣府,兵逼直隶的。

若是以往时节,纵使再多谣言,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眼下却大不相同,明军的旗帜可是都打到西山了!

西山那是什么地方?

这可是“神京右臂”,距离北京城只有二三十里的肘腋之间啊!

若是站在城楼上,远远都能望见......

-------------------------------------

王愬把大营设在了香山东侧的卧佛寺,这里自唐时就开始营建,有不少现成营房。

他知道,自己的行动不能停下来,时间一久,清廷就会现自己的虚实,并且从他处调兵,前来围剿,导致自己难以脱身。

至于从何处调兵,倒也不难猜,北京周围四百里内,估计也就是察哈尔八旗了。

之前为了绕过察哈尔部,王愬花费了不少心思,尽量避开草原上的部落集散地,遇到小部落,就直接吃干抹净,不留活口,并伪装成马匪、散寇迹象,虽说有些残忍,但慈不掌兵,千里奔袭在外,亦别无他法。

可张家口、保安州等地的陷落,归根到底瞒不住人,张家口和关外联系紧密,察哈尔那边不可能一点风声都听不到,只待北京这边文书一到,估计就会立马出兵南下入关勤王。

所以,王愬不会,也不能在北京周边停留太久。

他最终的打算,是往南,前往太行山东麓的保定、真定等地。

之所以挑这里,自然也是有缘故的。

一方面,太行山,尤其是太行山东麓,着实适合打游击,不仅是后世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活跃范围。

在历史上,当年金兵南下,宋室南渡,于太行山地区,也有大量抗金义军活动,一度活跃了数十年,其中最着名的,是王彦的八字军(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以及后来策应岳飞北伐的忠义社。

若非完颜构等人一意偏安,事实上宋廷在河北山东等地并不缺乏北伐的群众基础,甚至情况要比此时的明廷要好得多。

十方普觉寺,又名卧佛寺,自唐代始建,元代扩建,至明代,依然颇有规模。

寺中僧众,在王愬兵锋抵达之前,就已经逃散避祸了,这年头,哪怕是所谓官军,亦是老百姓恐惧的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于是乎,王愬干脆带人住进了寺庙正中的三佛殿,几名手下军吏佐官,都聚拢过来,参与军议。

除去贯甲执刀的军官之外,还有一个身着秀才儒衫打扮,看着像是个穷酸秀才的青年人。

王愬对手下诸人介绍道

“这是锦衣卫的胡百户,是朝廷派来协助我等的。”

那胡百户刚才只是一副弱不禁风,畏畏缩缩的文酸措大模样,如今却是忽得挺直腰杆,露出军人利落作风,面色平静,向几人以拳击胸,行了个军礼。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小兵立志传 放开那个渔夫让我来! 九品天尊 北齐帝业 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