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59章 临阵

第59章 临阵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修仙,从佃农到青帝 九界恶人 陌影之刃 凡人:我五雷之体,娶妻陈巧倩! 道剑行 天下英雄客,唯我真长生 海洋的女儿 厌八戒 我把高武世界变成副本 练仙记 综武,开局被赵敏带人围攻 修行从替鬼解怨开始 我,岳不群!我在综武当君子 仙子凶恶 锦翼古札果孽卷 长生仙缘:从被驱逐出家族开始 家族修仙:开局成为家族命树 真凡诀 气运修仙:从凡尘到仙朝 震惊,我震惊别人就可以获得气运

“四狗子,摇多了!”

距离黄河畔明军整齐的半月军阵,大概两里左右的距离

一名四十出头的满清新军炮营把总,疾声呵斥着手下兵丁,让其重新调整炮位。

炮兵堪称此时代军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兵种了,毕竟这年头也没炮队镜、测距仪、火控计算机啥的,而且前装滑膛火炮的准确度本来就是个密,故而炮兵射击多靠经验,每一个精通火炮性能操作的老兵,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一点上,清军炮兵的构成,主要以当年孔有德、尚可喜组建的老班底为主。

但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个老班底也大多四十好几了,且随着孔、尚二人先后在桂北、杨村战陨,而多尔衮为了应对明军日益扩大的炮兵规模,组建许多的新炮营。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卒,就被大量稀释了,如今每营大约只剩下不到两成,大多都在指挥岗位。

虽然,天启、崇祯朝的大臣们,一在书信或是奏折中,提及红夷大炮,动辄就会以“糜烂数十里”来形容,但事实上,这显然过分夸张。

别说十七世纪火炮的性能,就算一战时期的工业大炮,它也不能“糜烂数十里”啊。

事实上,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火炮的射程相当有限,大约在半里到两公里之间,很少有能过这个距离的。

故而,这个时代的炮兵,可不是后世那种稳居后方的存在,而是相当危险的,两里地的距离,若是遇见骑兵突袭,不过半刻钟的功夫,就能冲杀跟前。

于是乎,炮兵侧前,都必须部署相当兵力,来防护可能的敌军突袭。

故而,明军炮营编制一千多人,其中三分之二都不是炮兵,而是负责护卫的卫从哨和辎重哨,甚至还会部署部分骑兵。

一手组建了满清新式炮兵部队的尚可喜,自然也深析这个道理,故而图海所部五镇新军,炮营火炮合计百余门,分成了五个阵地,对准明军三个半月型方阵,五个阵地之间的空隙,各停驻一千骑兵,以作监视防护。

随着炮位调整完毕,随着居中指挥的赵良栋一声令下

上百门野炮同时迸火焰,声震四野

明军的“却月阵”不能说不完备,但却也并非毫无问题。

起码两万多人分成三个阵型,目标显然要比城墙大多了,如火炮找到目标并不困难。

仅仅是第一轮齐射,中的率就达两成左右

二十多枚五到九斤不等的铁制炮弹,在密集的军阵中横冲直撞,这倒不是说清廷也建立了火炮制造的标准,只是不同的工匠,所造成的工差极大。

这造成的后果就是,指挥官传达的统一命令下,由于各门火炮口径大不相同,导致装药量只能自行控制,容易造成误差。

这年头别说清廷,就算荷兰人,也没有什么所谓“标准意识”。

虽说许多技术已经起步,但总体而言,大家都还处在手工业阶段。

“蓬!”

原本摆上十余面大盾的落地马车直接撕裂,溅起无数木屑,飞溅的碎片划过皮肤,刺入内脏,带起一片惨叫声。

实心弹时代,火炮杀伤主要靠弹跳,好在黄河畔,由于河水冲击,多是软黏的黄土,能极大吸收炮弹弹跳的动能,所以这倒是起了减少杀伤力的作用,也算是意外之喜。

不过一番炮击下来,明军这边还是伤亡了近两百将士。

火炮造成的伤亡并不大,重要的是视觉冲击力和压迫力太强,让人难以接受,打击士气。

但眼前的明军,却是毫无动摇

在严苛的纪律,和各级政宣参事、主簿、参军带着精干人手,擎刀左右巡视的压迫之下,愣是没有一个人敢退缩回头。

再加上他们知道回头逃跑也没用,跑哪?背后就是黄河!游过去吗?

只是拖下伤员,后面又是兵员整齐步伐,补上缺口,似乎什么都没有生过,依旧严整待敌。

从千里镜里看到这一幕的图海不禁感叹

“李定国果真天下名将,左军果然关内强军!”

其实清军以前不是没有遇见过背水列阵的明军,甚至说,过去,八旗最喜欢把对方赶到河边,让其无路可逃,随后纵马厮杀,看着对方狼奔豕突,绝望的溃卒竟然跳河求生,最后被岸边的八旗兵射杀于河上。

毕竟,不是什么军队,都能“背水一战”的。

明军火炮的反击,很快就到来了,被穿插在车阵后面的炮兵,在阵中大旗的统一指挥下,装填射击。

相较于清军那口径不一的野炮,明军的家伙事,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由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手工车床的广泛使用,虽然制造出来的东西,工差也不小,但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普遍状况,还是强多了。

全军现有八十五门火炮,只有两种口径,四斤、六斤。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三国骁雄韩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