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81章 遗臭万年

第81章 遗臭万年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六造院 我都成年了,婴儿进化系统才来 山人神棍鬼魅之阿尔卑斯神殿 九大天神护嘎仙 天罡地煞:从三清山开始 子孙后辈助我长生 仙府真仙 浮生火 逼我当魔修是吧 凡人修仙之凭艺近人 综武:从穿越唐伯虎开始 侠左,剑右 长河剑语 喋血绝爱 洪荒世界之混沌魔神传 诸天从奇幻梦境开始 啸马江湖 我的主角光环会转移 玄施 猎杀修真者

对于曲阜孔府的清算,远乎了之前一众官员的想象。

因为孔氏在此扎根上千年,实在是太过庞大,该县人口,孔姓者,占二三之数,林林总总,恐怕不下数万。

但事实上,大多数也和普通百姓毫无差别,一样被上层的宗族长老们压迫,变为佃农、长工,残喘求生。

就像当初李自成农民军席卷中原时,不少明朝宗室出身的朱家人居然响应跟随,这些普通孔氏族人对于衍圣公府被清算的消息,可谓欢欣鼓舞。

因为按照光烈朝廷在南方的既定政策,在清算一些地方大族时,于五世以外,非嫡系出身的普通成员,只要没有参与宗族事务,便不在范围之内。

甚至,大部分平时备受压迫的庶出、旁支子弟,还会因此而得到分配田产。

以孔氏为例,在山东巡抚、布政使司衙门的协助下,刑部官员丈量清楚曲阜孔府全部土地所有。

相较于那些浮财,土地才是孔府的根本,初步统计出来的数字,令众人咂舌,曲阜县,皇册在记全部田土,不过一百一十五万亩,孔府一家就独占五十四万亩,将近一半。

而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数字,明中期以后,隐田、假田成风,根据走访调查,和审讯得知,除了这些明面登记的土地外孔氏至少还有将近二十万亩隐匿田土,有的挂在其他人头上,有的干脆自万历以来,就没有登记过。

为了清点这些财产,刑部、大理寺、巡抚、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五个衙门合作,十多名官员,带着近百吏员,花了十余日,才勉强清点出一个大概。

其中,亦不乏孔府在过去百年内,于地方上种种劣迹证据。

至于这么多土地是怎么来的?孔氏和许多豪绅地主一样,通过灾年释放高利贷,再借用官府关系,强行逼债,而后吞并土地。

仅崇祯二年山东大旱后,就一次吞入土地近四万亩。

相较于一般的南方豪族,孔氏在曲阜地方的威势更厉害。

自唐晚期,唐懿宗下旨让孔家第4o代孙孔续为曲阜县县令以来,直至后世的乾隆时期,上千年间,曲阜一地的县令、知县一职,都是由孔家世袭罔替。

一般而言,孔家嫡长子担任衍圣公,另一人便出任曲阜知县,以至于许多孔家先辈的墓碑上,直接就明晃晃的刻上身前官职是“世袭曲阜知县”。

毫不夸张的说,曲阜就是千年来,山东境内的“国中之国”,其声势威权,比起什么狗屁藩王、沐国公之流要强得多,毕竟宗室、勋贵虽然坐享富贵,却是不能干预国政的!

而孔家坐拥一县百里之田,有私人武装,有行政权力,免税免赋,国法不及,还世袭罔替,哪里能叫“孔府”?叫“孔国”恐怕还恰当些!

为此,不同于对山东其他府县的既定政策,即当地的府县衙门机构,只要不负隅顽抗,可以先维持地方秩序,等待北伐军接管安排。负责主审此案的刑部主事徐嘉,来到曲阜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左军将士,剥夺曲阜县衙一干官吏的职权,全县进入军管状态。

巡抚李新专门特批,从左军方面要来了一个厢近千军士,参与查抄和稳定秩序。

-------------------------------------

孔庙,弘道门前

左孔庙,右孔府

曲阜有孔庙、孔府、孔林三个建筑群,称为“三孔”,其中孔府就是衍圣公嫡系一族居住之所,而孔林则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

至于孔庙,顾名思义,便是祭祀孔子之所。

一名六十多岁,须苍白的老朽手持拐杖,带着十余个族人挡在门前。

而弘道门前的璧水桥上,上百左军甲士已经严阵以待,为军官按刀横视对方,眼神中颇为冷漠。

不得不说,两千年礼教熏陶之下,这个时代很少有能够蔑视孔庙门外牌坊的人,哪怕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头百姓,也会对这些看似高高在上的尊贵事物,产生某种恐慌与畏惧。

在大多数人眼中,尤其恰恰是不读书,且被压迫得最深,最苦难的农民们,恰恰最吃这一套。

反倒是那些那些上位者,最终念念有词“君臣父子”,其实反而在内心深处,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做一回事。

当上面有令要查封孔庙时,几位刑部、大理寺的官员都还没什么反应,下边的普通士卒倒是议论纷纷。

汉代以前,有儒家,但没有儒教,而之后,随着其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深度捆绑,儒家也就变成了儒教,儒教的经典、人物、文化,被神圣化,尤其是在宋、明、清三代,理学成熟后,达到顶峰。

对于这些普通士卒而言,孔庙,那是“文曲星”、“文昌帝君”呆的地方啊!自己这般手持刀兵冲进去,难道不会遭报应吗?

这事儿,倒是让几位主事官员麻烦了好一阵。

好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且左军毕竟是农民军底子,还是有不少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兵的。

最后,先是查抄了隔壁相对没那么敏感的孔府,随后为一名左军厢总就亲自带队往孔庙赶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掀宋 洪荒武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