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第37章 金陵大学(上)

第37章 金陵大学(上)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侠左,剑右 长河剑语 喋血绝爱 洪荒世界之混沌魔神传 诸天从奇幻梦境开始 啸马江湖 我的主角光环会转移 玄施 猎杀修真者 三道桃寂 诸天:从天仙证就元始 未末者 好好修仙,你骂我靠女人? 鸿蒙帝心 我的徒弟们全都有挂 凡人造化修仙传 灭世魔头竟是我自己 大梦长生 神诡:我有一本功德天书 仙界王座

南京城北

鸡鸣寺南侧

这里原本是大明南京国子监所在

不同于后世人意识中常常理解的,认为国子监就是古代的“大学”

但其实相差很大,国子监其实更类似于教育局,具有教育管理职能,只是这个教育局刚好还办了一所直属高校,名叫国子学而已。

不过不同于后世的清华北大,在明代,国子监监生,并不是一个多么让人仰慕的存在。

甚至在读书人中,“监生入仕”,那都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比如,去年高升陕西按察使的于成龙,很早以前就有了监生功名,但一听说有机会再科举,还是非常麻溜的想要夺一个正经功名。

因为按照规定,国子监的生源主要分为六类

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夷生与俊秀生。

其中夷生就是外国留学生,自不必提

举监是会试没考中的举人,留在国子监读书;荫监是勋贵官员子弟

而剩下的贡监、例监,说起来是地方“推荐”的学员,其实就是花钱买的。

故而国子监的生源质量到底如何,就不难想象了。

反正但凡正经科举入仕的官员,那都是一万个瞧不起的。

朱由榔光复江南以后,一直以来都没有再恢复国子监

一方面觉得实在没必要,毕竟经过乱世之后,那些有恩阴资格的勋贵、大臣之家基本都完蛋了。

剩下少数跟着朱由榔起兵,再造河山的精英,也瞧不上国子监这种货色,宁肯让自家子弟去读兵学苑,或者学新学考功名。

而且新朝廷严禁买卖官职、功名,如果被现,那是和贪污同罪,最少也是流放海南、台湾的。

南京的国子监,也就从此败落闲置下来,直到光烈九年都还一片荒芜,以至于干脆变成了应天府衙堆放杂物的地方。

但光烈九年之后,却立即热闹起来

确切的说,是光烈八年幕府山会议以后,原本无人问津的国子监旧地,又成为了南京城内,和江南士子的议论热点。

因为当初公布的《幕府山朝会简要》中

有关礼部的报告内容里,有这么一条

“礼部规划,于光烈十年以前,基于全国现有的小、中学堂教学体系,重建国朝最高学府。”

这不是简单的重建过去的国子监

而是明确言道,是基于现有的中小学堂,设置的更高一级学府,也就是大学。

关于大学的建立,对于现在的朝廷而言,可谓是水到渠成,而并非是朱由榔脑袋一热的临时想法。

为什么呢?

因为自光烈四年,教育改革以来,用了近六年的时间,朱由榔已经把上下游工作都奠定了基础。

下游,光烈九年,全国小学堂总数过一千八百所,中学堂近两百所,有已经成型的中、低级教育体系,为大学提供素质生源。

上游,翰林院改制,新成立的格物院、策研院,作为大学毕业生的进一步进修,和科研、就业单位。

就缺中间这一级,也是十分重要的承下启上的存在。

仗打完了,财政终于能抽出大把银子,投入到国民经济和民生、教育等等领域的建设当中。

小学堂完全是皇家出资办的,中学堂则是内帑和财政合资

而大学,作为有行政级别的国家教育、科研机构,自然就不能是皇家私产了。

而是由财政全权出资,并由礼部派遣官员管理

当然,朱由榔还是不放心这些官僚办事,倒不是说他们有啥坏心眼,只是许多东西会被自身的时代局限性限制住。所以他还是给这所新成立的大学,注入了自身的影响力。

朱由榔把皇室所有,在国子监原址后方,皇家寺庙,鸡鸣寺的房舍,全部拨给了新的大学,作为学生宿舍。

可怜人家鸡鸣寺,从西晋传承至今,还是太祖朱元璋亲自下旨重建,从此成为大明的皇家专属寺庙。

结果被这个不讲道理的皇帝,直接就划走了大半房舍,只给大和尚们留下几座殿宇。

同时,为了凸显对大学的重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闪电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