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踉跄:晚清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与超越 > 激情燃烧的岁月

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被举国造成了神 韩娱之允诺一生 开局和天后离婚她反悔了 海岛神豪大冒险 农门团宠:神医娘子美又娇 霸道邪医 你送的钻石是草莓味的 开局一个厨神系统 特种兵在乡村 上门狂婿 重生八零辣妻当家 如果爱你十年不算长 女国公种田一二事 全属性大帝,无敌全靠捡 不败军王 荒岛求生之逃出生天 佛门咸鱼的苦逼日常 美女的妖孽兵王 创念念 生擒傲娇学长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百年中国的一大梦想——民族独立。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宣布:“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588尤其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更使新中国抬头挺胸,一举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心理阴影。

民族独立后的新中国,必须要实现他的下一步目标——国家富强,然而这又是一个艰难的战役。百年战争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如何在这个废墟上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这不是一个比争取民族独立更轻的任务。

如何建设一个新中国?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只有一个榜样可以学习,而且这个榜样还做得挺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苏联,在国家建设方面是取得巨大成功的: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得它免受1929-1933那次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得它很快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切现象和数据表明,苏联的发展模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注和推崇的典范。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答案非常明确:“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正是我们的榜样。”589

苏联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不仅是观念上的,而且是现实的。

1949年12月,毛泽东、周恩来出访苏联,为斯大林祝70大寿。

1950年2月14日,在这个浪漫的情人节,中国外长周恩来与苏联外长维辛斯基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三个条约,确定苏联为中国提供3亿美元贷款,同时帮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企业。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又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等文件,苏联援助中国建设或改建91个企业。

1954年9月29日,苏联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又于10月12日签订议定书,再援建15项工业企业。

1955年,又增加援建项目16个,另加口头商定项目2个,前后中苏商定的项目共计174项,后经过反复核查调整,最终确定为154项,实际进行施工的为150项,因为计划公布的156项在先,所以一般称“156项工程”。

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到1957年。按常理,“一五”计划的出台应该在1952年,事实上,“一五”计划在1955年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一五”计划的编制,由周恩来、陈云主持,早在1951年就开始着手,先后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才基本定稿,共11章,约11万余字。

“一五”计划的修订,是伴随着苏联援建项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事实上,“一五”计划主要就是集中力量进行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我们讲“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点是跟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密切相关的。

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工业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且被当作国家独立的重要支撑。周恩来说,“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独立,还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了的国家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5901953年9月16日,毛泽东把梁漱冥骂了个狗血喷头,为什么他这么反感?其中有重要的一句话:“如果照你的办法去做,不是依靠农民自己劳动生产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是把工人的工资同农民的收入平均一下,拿一部分给农民,那不是要毁灭中国的工业吗?这样一拿,就是亡国亡党。这个亡党,你们不要以为仅仅是亡共产党,民主党派也有份。”591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严重了!

工业化的发展,必须要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大量的工人(1952年非农业人口8300万,1954年9800万,1957年10600万592),二是需要大量的设备。这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吃的问题,二是钱的问题。吃的问题从农民那里来,钱的问题从哪里来?贷款?苏联的3亿美元,杯水车薪,有钱的资本主义国家,跟我们又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一穷二白的农业国的工业化,它的资金也必须是从农民那里来,领导层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1955年7月31日,在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593

农业如何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毛泽东提出了两条:一是“直接的农业税”,二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594

第一条对于“交皇粮”已经习惯了数千年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新中国的农业税比“十一而税”的税率要高很多,但是相对于地主的50%以上的地租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仅靠农业税来完成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太不够了,必须还要实现农民余粮的商品化。于是就必须要实现第二条,然而问题就出在第二条。当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满足之后(或通过自己购买解决或通过互助组解决),他们不再有把粮食商品化的需求,越是出现灾荒,市场越是缺粮,农民越是屯粮。

如何才能把农民的粮食从农民手里挖出来?这是一个让领导头疼的问题。

粮食涨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又会遇到另一个问题:“粮价涨了,物价就要全面涨。物价一涨,工资要跟着涨。工资一涨,预算就要超过。”595

怎么办?

统购统销,采用“强制”手段从农民那里低价收购粮食,低价卖给城市人口。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因为它将引发农民的不满,它无疑是对农民的剥夺,但是不这么搞,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各项经济指标也难以按期完成,“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国家的长远的利益,只有牺牲农民现实的利益。

1953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陈云跟毛主席吹风,“不搞这个我们没有出路。”59610月2日晚,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陈云的汇报,采纳了陈云的建议。从此,中国开始了统购统销的年代。

统购统销有两大特点:第一就是计划性。国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产出量综合制定统购比例。正因为统购要最大程度保证工业发展的需要,所以统购比例总是保持在最大的限度里,也正因为如此,自从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中国农民就处于半饥半饱状态。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现在国家对粮食的需要量,同农民愿意交售的数量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矛盾相当尖锐。如果按农民的意愿,他只愿意在自己吃饱了以后才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假如让农民统统吃饱了,然后国家才征购,那么,我们这些人就没有饭吃了,工人、教员、科学家以及其他的城里人都没有饭吃了。这些人没有饭吃,工业化也搞不成了,军队也要缩小,国防建设也不能搞了”。597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9123I94.jpg" />

统购统销

整个统购统销时期,国家总共从农民手里攫取了多少财富?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数字。凌志军在《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1989-1997)中认为,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间,政府从农村拿走了大约6000亿人民币;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一书认为:1952-1986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从农业中拿走5823.74亿元;陈吉元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一书说,1951-1978年,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形式,政府从农民手里拿走了5100亿元。即便以较少的5100亿计算,也将近是7个“一五”计划的投资量,有人说中国工业化建设是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夺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并非夸大其词。

统购统销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强迫性。统购不是自愿的,而是定额的,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饿着肚子把粮食卖给国家,农民当然不乐意,而基层为了完成征收任务,常常动用过激的征收方式。1954年,华南分局在向中央的报告中就专门汇报了这种强迫的普遍性:莲溪乡党支部在县委负责同志指示下捆绑农民,全乡绑了八九个人,竟将合作社的生产队长捆起来,由乡干部拿着秤挨家挨户称粮食,不卖的将当场绑起(绑了2人)。将用部分粮食去喂鸭子的一个中农拿来斗争,甚至没收了不卖余粮的农民的土地证(全乡没收了3户);高要县第9区在购粮中捆打了53人,该区依坑乡搜屋36户,10区东围乡封了一个富农的屋,竟将1位老太太也封在屋内,以致上吊自杀。群众反映“共产党比国民党还厉害”。5981955年4月22日国务院第一办公室的一篇《关于农村粮食紧张情况的调查》中写道:山东郓城县按实际产量只能购余粮2022万斤,上级下达了3300万斤任务,实际完成2900万斤。由于任务过重,干部强迫命令,比较普遍对群众捆打游街。三区一副区长在彭庄乡陈庄领导秋购中,造成自杀3起。区干部在杨庄集逼粮,打8人,扒衣服挨冻16人,吓跑3人,一些群众不敢在家里睡觉。

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自己没有支配权,被政府全被掠走,“农民看到调运粮食的船开走后就站在河边哭”,“被剥夺”的感觉严重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954年,许多地区“牛羊上市量骤增”,“且有许多母牛、乳牛、小羊、小猪、仔猪价格也随着下跌”,“大批牲口有行无市冲击市场”,“有些地区还发生宰杀耕畜现象”,“甚至有的农民因政府禁止宰杀耕畜就故意先砸断驴腿,再要求杀驴”,甚至“台山县有1农户将刚生下的10个小猪全部弄死。”599牲畜被大量出卖和屠杀,使耕畜数量大大减少,无疑是对农村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生产力暴动”。除了“生产力暴动”外,偶尔出现的“抢粮”也表达了人们对这种征粮制度的不满。1957年5月12日至18日,山东惠民地区的利津、广饶两县,连续发生群众抢粮13起,涉及两个县的3个区、8个乡和37个村,参加抢粮的群众约有4800余人,共抢去粮食92000余斤,而抢粮的原因“主要是群众缺粮”。

把农民从自家土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再用强制手段从他们手里买过来,这是一种让农民无法理解也无法容忍的剥夺行为,所以在广大农村有了“年年有购粮,以后日子怎么过”,“辛苦一年没得吃”,“共产党变了脸”600等不满情绪的表达,统购统销的实行,导致了农村关系的“全面紧张”。

怎么解决农民的这种“被剥夺感”,一个办法可以实现,那就是使生产出来的粮食不再是私人财产,直接进入公共预算。而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从此,粮食在进入农民家里之前就已经被“统购”了。

数量没变,原来从农民家里征购的粮食,而现改成“公社”上缴了,“被剥夺感”没有了,但是因统购而产生的“饥饿感”却并没有减轻,由于“社员吃不饱,无法干重活”,导致“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出勤率大大减低”,有些地区由于青年团员“饿、冷、腿酸”,所以“连团支部会也开不成”。601

解放了,农民仍然处于半饥饿状态,不再是因为地主的剥削,而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需要。

五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换来了令人骄傲的成就,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全国铁路通车比1952年增加22%;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一切数据和事实表明,“一五”计划取得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伟大胜利,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1957年11月,毛泽东又一次去苏联参加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赫鲁晓夫提出“今后十五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的目标,启发了毛泽东,12月提出了“中国十五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行动口号,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6年还在“反冒进”的周恩来、陈云、薄一波、李先念在大会发言中作了公开检讨,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李富春602做了《赶上英国,再赶上美国第二个五年是关键》的发言,就“二五”计划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例如:到1962年,要实现钢产量2500-3000万吨,增长367.8%-461.4%;发电量900-1100亿度,增长365.8%-469.4%;粮食6000-7000亿斤,增长61.2%-89.2%;棉花6500-7500万担,增长98.2%-128.7%;等等。并设想,在“二五”期间,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增长40%。603

在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会后,全国各条战线“坚决落实毛主席的指示精神”,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6月中旬,李富春又向中央提出了新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提出“为了实现第二个五年的指标,1959年有决定的意义,必须争取1959年有一个比1958年更大的跃进”。6月17日,毛泽东对这个要点有个批示:“很好一个文件,值得认真一读,可以大开眼界。”604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重生千禧再创业 被平行世界的自己投喂变强 西决 重回1981从造游戏机开始 诡镜[无限] 捡漏欧美:我要拿回所有国宝 万古最强宗 你是我的小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