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高一:春高全国大赛
观衆席看台之上。
与自家一碰上就容易碰出火花的队员们来说,音驹和户美的监督的关系还算不错——毕竟都是同地区的学校,偶尔也会有所交际。
所以在偶遇两次之後,这次的决赛他们直接坐在了一处。
此时他们也在讨论鹤鸣馆的那个竞争传言。
由于鹤鸣馆正选换人的频率太高,早就在论坛上以及线下掀起多场猜测。
目前可信度最高的就是那个“大赛之前正式合宿竞争淘汰实力不够的队员”的传言。
“这麽说来,”大水监督恍然大悟,“他们能有这麽多天赋高的孩子,恐怕不是单纯运气好。”
“都是靠着残酷的内部竞争机制,不断地优胜劣汰丶更新换血,才能始终保持这麽高的整体水准吧?”
“不止是竞争那麽简单,”猫又监督按着手中的笔记本,“他们的战术体系非常模块化,不管换谁上场,都能迅速融合整体。就像拼积木,只要接口能匹配,换几块也不影响整体的结构。”
大水监督摸着下巴,喃喃道:“原来如此……不是靠某个人,而是靠系统的制度啊。”
“不过这种制度实施起来会很难吧?真是奇怪,他们到底是怎麽把控自家队员的心理状态了。”大水监督遗憾的摇头。
虽然内心十分眼馋鹤鸣馆这套高效却严酷的制度,但大水监督也清楚地知道,这套模式放在他们户美是根本行不通的。
一旁的猫又教练同样对鹤鸣馆的体系抱有几分欣赏与羡慕。
但也如大水监督所说,这种制度实施起来太难了。
或许对于心智成熟丶将排球视为职业的运动员而言,这种纯粹以实力说话丶优胜劣汰的残酷规则影响相对较小,强大的职业目标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队伍的向心力。
但对于这些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高中少年们来说,这种只考虑实力丶几乎毫无人文关怀可言的制度,所带来的伤害可能是毁灭性的。
它很可能扼杀那些需要时间慢慢绽放的潜力,也可能摧毁建立在鼓励与包容之上的团队精神。
青春期的敏感心灵,未必能承受如此直白而沉重的竞争压力。
而音驹不可或缺的根基,正是队伍的凝聚力和彼此间深厚的信赖关系。
猫又监督看了眼坐在自己前排不远处打闹的音驹队员们。
所以鹤鸣馆的这套放在音驹同样行不通。
不过鹤鸣馆的防守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从IH全国大赛时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板战术”——即由自由人早乙女作为核心,灵活指挥丶调动多名队员参与保障的一传阵型。
到如今春高全国大赛上展现出的丶更为成熟的完全体“拦防一体化”体系,他们的防守进化轨迹清晰可见,每一步都踏在了提升整体防守的关键节点上。
场中,在主裁判的举手示意下,双方队员默契的停止了热身。
接下来,就是春高全国决赛的舞台了。
猫又监督翻开了反复摩挲的笔记本。
——————————
“真是可怕。”
及川彻靠在沙发背上,像一只软体动物一样软踏踏地黏在沙发上。
“什麽可怕?”
岩泉一一丝不茍地端坐在他旁边,闻言转头看他。
“鹤鸣馆啊。”及川指着电视屏幕,“你不觉得他们很可怕吗?”
岩泉抱着手臂,眉头微蹙,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目光更专注地投向屏幕中那些身影。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现场那种几乎是一边倒的压力了,”及川继续说道,“枭谷的欢呼声简直像海啸一样。但是你看他们——”
他的指尖隔着虚空,轻轻点在屏幕上鹤鸣馆队员的脸上。
“他们好像完全都不会被影响诶。”
正如及川指出的那样,这一场春高决赛,鹤鸣馆在应援的声势和规模上,确实稍稍落了下风。
虽然鹤鸣馆的应援团本身训练有素,演奏校歌时气势恢宏,为队伍加油时也充满了信念感,但在应援席之外的广阔看台上,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毕竟鹤鸣馆是今年才异军突起的新锐学校,即便已经手握一次IH全国冠军但在高中排球界,他们依然“新”得不能再新。
而枭谷却是连续五年多次闯入全国大赛丶底蕴深厚的老牌豪强。
这场比赛确实很有看头,但双方在支持者的数量丶组织度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上,本就存在着客观的差距。
更不用提,他们还身处在枭谷的主场——东京都。
相较于多次打入全国大赛在东京乃至全国都积累了深厚粉丝基础的枭谷,鹤鸣馆的支持者群体在数量上显然无法与之抗衡。
放眼望去,看台上绝大部分都是为枭谷呐喊助威的本地观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