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立在正厅中,指尖触到电热扇温热的外壳,心中那抹念头愈清晰——这“异域神器”不该只限于王府一隅,大衍的冬日寒风刺骨,军中兵士、市井百姓,多少人年年受冻,若能让太阳能电力板与电暖扇惠及更多人,便是实实在在的功德。
次日天未亮,沈砚便遣人分头去请:武将周霆、岳鹏、李奎,及丞相秦仲、户部尚书苏青庚、兵部尚书程定山几位肱股之臣,巳时齐聚王府议事厅。
议事厅内,三台电热扇依旧静静散着暖意,与窗外的料峭寒意形成鲜明对比。众人落座时,目光仍不时落在那锃亮的金属物件上,昨日的暖意还留存在记忆里。
“今日请诸位前来,是有一桩关乎民生军伍的大事相商。”沈砚开门见山,指了指墙角的电暖扇,“此物名为‘暖风扇’,昨日诸位已然亲身体验,无需烧炭、无烟无火,取暖便捷。而它能持续热,全赖一套‘太阳聚能板’吸收日光之力供电——这两样合称‘暖冬神器’,我想将其推广开来。”
话音刚落,周霆便抚掌起身:“靖安王此意甚善!往年冬日戍边,兵士们裹着厚甲仍冻得手脚生疮,操练都受影响;民间更是有百姓因缺炭火冻毙,若能普及这神器,真是功德无量!”
秦仲捋着胡须,目光审慎:“推广是善举,但需虑及三点:其一,安装是否繁杂?百姓与贵族府第房屋结构各异,恐难统一;其二,货源何来?‘异域之物’定然稀少;其三,资费如何?百姓贫苦,无力购置,总不能全由王府承担。”
这三点恰中要害,众人皆颔附和。沈砚早有筹谋,从容笑道:“丞相顾虑的,正是我要与诸位敲定的细则,我有五步计划,可保此事稳妥推行。”
他抬手示意众人静听,缓缓道来:“第一步,组建安装队。请程尚书从军中抽调二十名懂机械、手脚麻利的兵士,再从府中选心思缜密的工匠,由我亲自授课,用图纸、模型讲解‘聚能板’安装角度、线路对接要点,及‘不可沾水、不可私拆’的禁忌,确保人人熟练掌握。”
程定山立刻应下:“此事易办,我这就筛选兵士,优先挑有木工、铁匠底子的,纪律性强,学得快。”
“第二步,我亲往异域补货。”沈砚续道,“此次只购十套顶级款——‘聚能板’转化率极高,阴雨天亦能供电,‘暖风扇’兼具除湿功能,外壳刻仿古花纹,更合贵族审美。限量十套,既显珍贵,也便于我们磨合流程。”
苏青庚身为户部尚书,最关心资金:“顶级款定价几何?要筹够补贴百姓的银钱,定价需斟酌。”
“十二万两一套。”沈砚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起了一阵轻哗。
“此价甚高!”李奎咋舌。
沈砚却道:“贵族府第冬日烧炭,动辄耗费数万两,还需专人看守防失火,又闷又呛。这神器既安全又体面,十二万两对他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且‘限量’二字,更能激购买欲——我们要的不是薄利多销,是快筹得补贴资金。”
秦仲沉吟片刻,点头道:“此法可行,既不耗费国库,又能让贵族心甘情愿出资,兼顾体面与实用。”
“第三步,王府练手。”沈砚继续说道,“顶级设备运回后,先不在外安装,让安装队在王府偏院、暖阁、厢房实操——这些地方结构各异,正好模拟百姓茅屋与贵族府邸,我在旁监督纠错,直到零故障安装完毕,再正式对外。”
岳鹏笑道:“这法子稳妥!先把手艺练熟,出去才不会出岔子,也免得‘神器’露了破绽。”
“第四步,放出消息,贵族抢购。”沈砚道,“让专人在京城酒楼、茶馆散布消息,强调‘异域顶级暖冬神器’‘限量十套’‘先到先得’,吸引贵族争相预定,钱款收齐后再上门安装。”
“第五步,惠及百姓。”这是沈砚计划的核心,语气也郑重了些,“十套顶级款售罄可得一百二十万两,扣除工匠薪资、后续运营成本,其余全部采购中级款——共二十套,取暖效果足够百姓使用,价格却实惠许多。届时在京城及周边村镇贴出告示,贫苦百姓凭户籍登记造册,安装队分组上门免费安装,确保每户都能暖过寒冬。”
“登记造册”四字一出,苏青庚立刻接口:“户部可派人协助登记,严查冒领,确保每一套设备都用在真正需要的百姓身上。”
众臣武将你一言我一语,又补充了些细节:比如给百姓放简易的使用须知、安排兵士在安装现场维持秩序、预留两套中级款应对突故障等,很快便达成了共识。
三日后,沈砚借口“异域采买”,悄悄返回现代,直奔新能源厂家,敲定了十套顶级配置的太阳能电力板与电暖扇,拆解后装入特制木箱,通过空间通道带回王府。
与此同时,安装队的培训也如火如荼。沈砚用木片制作缩小版模型,手把手教工匠兵士测量角度、固定支架、对接线路,“聚能板要朝南倾斜三十度,才能最大限度吸收日光”“线路接口要缠紧麻布防潮”“电暖扇要放在通风处,远离柴草”——每一个要点都反复强调,工匠兵士们学得认真,每日从晨光熹微练到暮色沉沉,十日之后,已然能熟练完成整套安装流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府偏院的屋顶上,第一块黝黑的太阳能板稳稳架起,线路顺着房檐接入屋内,当工匠按下电暖扇的开关,融融暖意瞬间弥漫开来,连沈玥都跑来看热闹,拍手道:“哥哥,这新的暖风扇好像比之前的更暖和呢!”
沈砚看着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板,又望向京城的方向,眼中满是期待。冬日的寒风依旧肆虐,但一场关于温暖的变革,已然在大衍悄然拉开了序幕。
安装队在王府练手的消息,不知怎的先在京城贵族圈里悄悄传开了。
起初只是几位参加过王府宴席的官员私下议论,说靖安王的“异域暖冬神器”要往外推,仅限十套。这话一落地,京里的贵族富户们顿时炸了锅——谁没尝过冬日炭火熏人的滋味?谁没担心过府中孩童、老弱被炭火呛着,或是不慎失火?沈砚那暖风扇的好处,试过的人念念不忘,没试过的也早听出了满心向往。
原本沈砚还打算按计划“先到先得”,可消息传开不过两日,登门求购的贵族就踏破了王府门槛,你争我抢,谁也不肯让步。镇国公府说要包下三套,吏部尚书家不甘示弱,江南来的盐商徐家更是直言“价钱好商量”,只求能分到一套。
议事厅里,秦仲看着沈砚递来的来访名录,哭笑不得:“靖安王,再这么下去,怕是要起争端了。这些世家大族哪个也得罪不起,不如……改成拍卖?价高者得,既显公平,也能筹得更多补贴百姓的银钱。”
沈砚一愣,随即点头:“此法甚妙!既解了争抢之困,也能让这些‘不差钱’的主儿心甘情愿出价。”
消息一出,京城更是沸腾。三日后,王府门前的广场上搭起了简易的拍卖台,十套顶级“太阳聚能暖风机”的样品陈列一旁,黝黑的太阳能板泛着冷光,电暖扇的仿古花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得围观者啧啧称奇。
参与拍卖的皆是京中顶级权贵与富商,个个衣着光鲜,神色急切。沈砚与秦仲、苏青庚等人坐在台侧,看着下方摩肩接踵的人群,沈砚还悄悄跟苏青庚打趣:“岳父,您说这第一套能拍多少?我原本估摸着顶破天二十万两。”
苏青庚捋须笑道:“不好说,这些人家最看重体面,又是限量十套,怕是要出你的预期。”
话音刚落,拍卖师高声宣布开拍:“第一套顶级暖冬神器,起拍价十二万两白银,每次加价不少于一万两——现在开始!”
“十三万两!”镇国公府的管家率先举牌。
“十五万两!”紧接着,盐商徐老爷亲自开口,声音洪亮。
“十八万两!”吏部尚书李大人坐在席间,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报价声此起彼伏,像击鼓传花般接连不断,价格一路飙升,很快就冲破了二十万两、三十万两的关口。沈砚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里满是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些贵族为了一套取暖设备,竟能如此挥金如土。
“四十万两!”江南织造曹家的公子一咬牙,报出了新的高价,广场上顿时一片哗然。
沈砚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心里已经开始打鼓:这都四十万了?这些人疯了不成?
就在众人以为这已是极限时,角落里传来一个慢悠悠的声音:“五十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