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大衍启元 > 第152章 翻倍赎金坑双王私藏奇珍赚满仓(第1页)

第152章 翻倍赎金坑双王私藏奇珍赚满仓(第1页)

金銮殿的朝会散去,沈砚并没有立刻回府,而是绕到了礼部的偏院。此时礼部尚书李大人正忙着拟定送往东夷、西戎的文书,见沈砚突然来访,连忙放下手中的狼毫,躬身行礼:“王爷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沈砚左右看了看,示意侍从退下,才压低声音,拍了拍李尚书的肩膀:“李大人,方才在殿上说的赎金数额,你且记着,悄悄再加一倍。”

“啊?”李尚书愣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王爷,这……这是为何?陛下刚定了数额,突然加倍,若是被陛下知道了……”

“陛下不会知道。”沈砚语气笃定,眼神里带着几分狡黠,“你只当是文书拟定之时‘笔误’,把数额写加倍,对外只说陛下深思熟虑后,觉得原先的数额不足以抵偿两族犯下的罪孽,特意追加的。至于陛下那边,我自会去说,就说两族残余势力仍有积蓄,加倍赎金才能真正让他们肉疼,也能为朝廷多筹些物资。”

他顿了顿,从袖中摸出一块鸽子蛋大小的羊脂玉,塞到李尚书手中:“这是西戎营帐里搜出来的小玩意,李大人拿着把玩。此事办得隐秘些,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李尚书掂量着手中温润的羊脂玉,心里瞬间明白了——沈王爷这是要借着赎金的由头,再捞一笔。他不敢违抗,也舍不得放弃好处,连忙点头:“王爷放心,下官明白怎么做,定不会走漏风声!”

沈砚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离去。其实他哪是要给朝廷多筹物资,分明是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之前攻破东夷大营和西戎主营时,他确实上报了缴获的兵器、战马、船只,可营帐里藏着的那些硬通货,他压根没全数上报。

东夷王帐里搜出的满箱珍珠、珊瑚,西戎王帐里堆积的黄金、玉石,还有各族领敬献的奇珍异宝,他只挑了些不起眼的上交,大部分都让暗卫悄悄运进了自己的私库。可即便如此,他看着私库里的存货,还是觉得不够——军中将士的军饷要补,新添的装备要购置,自己那现代公寓的物资也得时常补充,这些都需要钱,不多捞一笔怎么行?

“反正这俩蛮王的部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要一倍,他们咬咬牙也能凑出来。”沈砚心里打着算盘,嘴角勾起一抹精明的笑,“我可不能亏了自己,更不能亏了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弟兄们。”

没过几日,加倍后的赎金文书就快马加鞭送到了东夷和西戎的残余部族手中。东夷那边要二十万两黄金、一万颗上等珍珠、两百斤红珊瑚;西戎那边则要十万两黄金、两千张上等狐裘、一千块羊脂玉。

消息传回天牢时,夷烈和拓跋烈刚啃完半块干硬的白馒头,听到这个数额,两人瞬间僵在原地,嘴里的馒头都忘了咽。

“你说什么?!二十万两黄金?一万颗珍珠?”夷烈猛地扑到牢门上,双手死死抓住铁栏杆,指节白,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沈砚!他怎么不去抢!我们东夷就算把所有海域的珍珠都捞上来,也凑不齐一万颗上等珍珠啊!”

拓跋烈也疯了似的嘶吼,用头狠狠撞着牢房的墙壁,出“咚咚”的声响:“十万两黄金!两千张狐裘!那是要把我们西戎的草原都扒一层皮啊!沈砚这个奸贼!他之前私藏了我们营帐里多少金银珠宝,现在还来敲竹杠!”

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营帐里有多少存货,当初被俘虏时,就看到沈砚的暗卫在帐中翻找,只是没想到沈砚竟然一点都没上报,现在还借着赎金的名义,把赎金加倍,这分明是把他们往死里逼!

“他就是故意的!故意让我们凑不齐赎金,好让我们在牢里吃一辈子白馒头!”夷烈哭得撕心裂肺,眼泪鼻涕糊满了脸,“我后悔啊!当初为什么要听陈默的鬼话,侵犯大衍!现在不仅自己受折磨,还要连累整个部族!”

拓跋烈也瘫坐在地上,绝望地捶打着地面:“完了!全完了!就算部族愿意凑,也凑不齐这么多!我们这辈子,真的要在这天牢里吃白馒头吃到死了!”

两人的哀嚎声在天牢里回荡,引得其他狱卒纷纷侧目,却没人同情他们——毕竟当初这两人率领部族烧杀抢掠时,可比现在狠多了。

而此时的沈砚,正坐在自己的王府里,看着暗卫送来的清单,上面详细记录着私藏的珠宝数额:东夷珍珠三千颗、红珊瑚五十斤,西戎黄金三万两、羊脂玉两百块,还有各色狐裘、宝石不计其数。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嘴角勾起一抹惬意的笑。他知道,东夷和西戎的部族就算凑不齐加倍的赎金,也定会拼命凑一部分,到时候他既能拿到一笔丰厚的赎金,又能让两个逆贼继续在牢里受折磨,顺便还能借着“赎金未齐”的由头,继续克扣他们的口粮,简直是一举三得。

“至于那些私藏的珠宝,”沈砚摩挲着手指上的玉扳指,心里盘算着,“先存着,等日后军中需要,或者想回现代买点东西,都能用得上。反正这笔钱,不赚白不赚,我沈砚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牢里的哀嚎声还在继续,而王府里的沈砚,已经开始计划着用这笔“即将到手”的赎金,给将士们添些新的装备,再给自己的现代公寓囤点零食和酒水了。对他来说,这两个异族之王,不仅是战利品,更是两座源源不断的“金矿”,不把他们的价值榨干,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靖安王府的朱漆大门前,红灯笼串得像火龙,仆从们刚望见沈砚那身月白色绣暗纹的锦袍身影,就有人扯开嗓子喊:“王爷回来啦!”声音刚落,府里的人就涌了出来,脚步轻快得像是怕晚了半分。

父亲沈伯山走在最前,一身素色锦袍衬得腰杆依旧挺拔,眼神里既有老臣的沉稳,又藏着难掩的欣慰——他抬手拍了拍沈砚的肩膀,指尖触到锦袍的柔滑,笑着说:“不错,比之前去南方游玩时看着还精神,没让我们白盼。”

母亲苏氏穿着绣着缠枝莲的锦裙,快步上前就去拂沈砚衣袖上的浮尘,指尖温柔得很:“回来就好,路上没遭罪吧?厨房炖了鸡汤,是你爱喝的菌菇味,特意用你带回来的砂锅慢炖的。”

姐姐沈薇大步流星地凑上来,抬手就拍了沈砚胳膊一下,嗓门还是那么爽朗:“可以啊沈砚!在外头把两个蛮王折腾得够呛,你之前让人捎回来的信里提了几句,我们光想想就笑喷了!你那折磨人的法子,倒是新鲜得很!”

妹妹沈玥最是急切,小短腿跑得飞快,一把拽住沈砚的衣摆,仰着圆乎乎的小脸,眼睛亮得像星星:“二哥!你可算回来了!我想吃你带回来的薯片和珍珠奶茶!还有上次在蜀地吃的火锅底料,家里的用完了,你说过回来给我带的!”她晃着沈砚的袖子,小嘴巴撅着,满是撒娇的模样——自小就爱跟着沈砚,那些别处没有的新奇吃食,早就把她的胃口养刁了。

五位妻子早就在廊下候着,见他走来,纷纷上前。苏凝雪递上一方绣着兰草的锦帕,声音温婉:“相公一路劳顿,先擦擦汗。你带回来的润肤膏,我给你留了一盒,梳洗后记得用,免得风刮得皮肤干。”她说话时,指尖还带着淡淡的清润香气。

楚昭雪性子最跳脱,凑到沈砚身边就追问:“砚哥哥!外头都传你天天给那两个蛮王吃白馒头,自己带着将士们吃那些加热就好的荤菜,是不是真的?我还记得你带我们吃的麻辣小龙虾,比烤全羊还过瘾,你没给将士们也带点?”

张清鸢站在一旁,神色沉稳却难掩关切:“相公,路上凶险,你平安归来比什么都好。王府的事我按你教的法子打理着,账本都分类记得清楚,等你歇够了再看。”她手腕上戴着一串小小的贝壳串,是上次一行人去海边游玩时捡的贝壳,找工匠打磨串起来的。

程月瑶端着一碗温热的参茶,轻声道:“砚哥哥,先喝口茶润喉,热水已经备好,浴室里还加了你带回来的浴盐,梳洗着暖和又舒服。”她说话时,眼神温柔,还不忘递上一条柔软的毛巾——是沈砚带回来的特殊布料,比寻常麻布细腻得多。

林雨嫣站在最后,脸颊微红,见沈砚看过来,连忙低下头,小手攥着衣角,小声说:“相……相公,我给你整理了你常穿的那些轻便衣物,放在你房间的衣柜里,都是你喜欢的款式。”她的声音细细软软,带着几分害羞,却藏不住满满的惦记。

沈砚被家人簇拥着往里走,锦袍的衣摆随着脚步轻晃,把满身的硝烟气都冲散了。穿过雕花长廊时,沈玥还在缠着他:“二哥,你快说,带没带薯片?那两个蛮王是不是真的馋哭了?他们要是尝过那些好吃的,肯定更受不了白馒头!”

“带了,都在库房里收着呢。”沈砚揉了揉她的头,笑着说,“不仅有薯片,还有你爱吃的巧克力和果冻,一会就让人给你拿。那两个蛮王啊,别说这些了,见着将士们吃加热就能成的饭菜,都馋得直哭,哪见过那么多花样。”

到了正厅,丫鬟们摆上的茶点都带着新奇劲儿:有包装精致的曲奇饼干,有切成小块的稀罕水果——是沈砚特意带来保鲜的,还有泡着特殊茶叶的清茶。沈砚坐下喝了口茶,就被家人围着问东问西。

沈伯山端着茶杯,笑道:“你这加倍赎金的法子,倒是够狠。不过对付那两个蛮夷,就该这样,让他们知道咱们大衍的厉害,更知道你沈砚的手段。”

母亲苏氏给沈砚夹了块曲奇:“虽说是他们罪有应得,可你也别太累着。之前听医者说你要少熬夜,现在打仗又算计,可别亏了身子。”

姐姐沈薇凑过来:“我听说那两个蛮王在金銮殿上哭着告状,被小皇帝一句话怼得说不出话?快说说,当时场面是不是特好笑?”

沈砚一边吃着曲奇,一边把金銮殿上的情形细细说来,说到夷烈和拓跋烈声泪俱下控诉,却被文武百官笑倒,又被小皇帝“一口吃的都不给”怼破防时,满屋子都响起了笑声。

沈玥笑得直拍手:“太解气了!他们当初抢百姓的东西,现在连块巧克力都吃不上,活该!二哥,等他们的部族来赎人,你可别轻易放了他们,再让他们多吃几天白馒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