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远山荷香 > 第181章 御史直言 前路迷雾深(第1页)

第181章 御史直言 前路迷雾深(第1页)

御史这话一出口,不光沈远山愣住了,连旁边的韩冲、大牛他们也全都傻了眼。

“苏…苏太医?”大牛挠着头,小声嘀咕,“这大官咋也知道苏先生?”

韩冲眼神一凛,手下意识地按在了刀柄上,警惕地盯着那位御史。这情况太出乎意料了,谁知道这钦差是来帮忙的,还是来灭口的?

沈远山心里更是翻江倒海。苏文瑾托付东西这事,极其隐秘,除了他们几个,按理说绝不会有外人知道!这位素未谋面的巡按御史,怎么会一口道破?

他强压住心里的惊涛骇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大人尊姓大名?与苏太医…是旧识?”

那御史看着沈远山警惕的样子,不但没生气,反而微微点了点头,眼中似乎闪过一丝赞许。“本官姓李,名贞,字守正,现任都察院巡按御史。”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文瑾兄…与本官乃是同年进士,昔日同在翰林院供职,相交莫逆。”

同年!翰林院!相交莫逆!

这几个词像重锤一样敲在沈远山心上。他猛地想起苏文瑾那封信里的只言片语,提到过朝中有正直之士,但碍于党争,难以直接出手…难道指的就是这位李御史?

沈远山的心脏怦怦直跳,但他还是不敢完全相信。官场上的事,真假难辨,谁知道这是不是周文焕或者其背后势力设下的又一个圈套?

李贞似乎看穿了他的疑虑,轻轻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佩,递到沈远山面前。“文瑾兄当年离京外放时,曾与本官约定,以此佩为信。他说若有朝一日,有人持他亲笔信物或口信寻我,提及‘漕运旧事’,便是我可信之人。”

沈远山定睛一看那玉佩,瞳孔骤然收缩!那玉佩的样式、质地,尤其是边缘那一道细微的磕痕,竟与苏文瑾留给他的那封信里描述的、作为备用信物的玉佩特征一模一样!苏先生在信末确实提过,若万不得已,可寻一位名叫李贞的御史,并以“漕运旧事”为暗号,只是他之前一直没机会用上!

证据对上了!沈远山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他不再犹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将那份泛黄的账册高高举起,声音哽咽:

“李大人!学生沈远山,受苏先生临终所托,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不负使命!这便是周文焕贪墨漕粮、勾结上官、陷害忠良的铁证!请大人为苏先生伸冤!为青州百姓做主!”

这一跪,这一举,算是彻底表明了态度。

韩冲、大牛、黑子见状,也立刻跟着跪了下来。崔猛和他那几个手下愣了下,也赶紧有样学样地跪下。

李贞御史连忙上前一步,亲手扶起沈远山,接过那本沉甸甸的账册。他没有立刻翻看,而是紧紧握在手中,眼圈也有些红,喃喃道:“文瑾兄…你放心,你的血,不会白流…”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激荡的情绪,转向依旧躬身站在一旁、脸色煞白的赵千山,语气瞬间变得冰冷威严:“赵守备!”

“卑…卑职在!”赵千山浑身一抖,差点没站稳。

“你即刻带本部人马,返回卫所,没有本官手令,不得擅动!今日之事,若有一字泄露,唯你是问!”李贞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是!是!卑职遵命!卑职一定严守机密!”赵千山如蒙大赦,连连磕头,哪里还有刚才半分嚣张气焰。他现在只求能把自己摘干净,哪里还敢有别的心思。

“滚吧!”

“谢大人!谢大人!”赵千山赶紧爬起来,招呼着手下士兵,灰溜溜地撤走了,度比来时快多了。

转眼间,刚才还杀气腾腾的山谷平地,就只剩下李贞的仪仗队伍和沈远山这一行人。

李贞这才对沈远山等人温和地说道:“此地非讲话之所,诸位受苦了,随本官先行回驿馆安顿,再从长计议。”

到了驿馆,李贞先安排人带沈远山几人去梳洗换药,又准备了热乎的饭菜。一番收拾下来,几人总算恢复了点人样,虽然身上伤痕累累,但精神头好了不少。

聚在驿馆的房间里,李贞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一个心腹老仆在门外守着。他这才仔细翻看起那本账册,越看脸色越是凝重,眉头紧紧锁在一起。

“果然…果然如此!”李贞合上账册,重重一拍桌子,“周文焕这蠹虫!贪墨之巨,触目惊心!还有这送往京城的…哼!”他后面的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账册里明确指出了周文焕在京城的大靠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