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蒙氏忠武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蒙氏忠武 (第2/2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五代之我为不倒翁 都重生了谁还当太监啊 诸葛亮三顾茅庐请我出山 关于大宋的两次穿越 魂穿赵桓——睁眼汴梁被围 大秦王朝之复兴 重生之最后的守护者 我,铁骑神射,恢复汉家江山 天华令 大明:我以崇祯之名再造山河 大明:从教书开始黄袍加身 万里江山从种田开始 四合院:重生燕双鹰,处死禽兽! 晚唐,历史有点不一样 我用十世打造出地表最强帝国 归途:原始启示录 天穹坠落之帝国新生 开局持汉节上殿,暴打曹操 师父,我带回了传国玉玺! 大乾布衣

“大王!”

周清亦是有感,跨越岁月长河而来,如今己身之境界虽合道,却不滞于物,有情无情不过阴阳轮转。

迎着王兄之目光,面上也是一笑。

“武真侯。”

旁侧,郎中令蒙毅早已起身,未敢失礼,近前一步,拱手而落。

观大王对待武真侯的礼遇,实在是赞叹,待在大王身边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可是也从未见过大王对待任何一位秦廷中枢重臣如此。

可偏偏对待武真侯如此。

王恩浩荡,厚泽连绵,说起来,大王对待武真侯一直很好,不像是昭襄王岁月,若然有人因公封侯之后,便是盛宠而衰。

若说武真侯有何不同之处?

似乎还真有不少!

论身份吧,出至道家天宗,先为秦廷护法,而后为国师,数次救大王于危难之中。

论功劳吧,无论是举国大战郑国渠,还是后来兵戈之事攻韩、攻赵、统御陇西……,都有大功,若言而今最大之功劳。

当属两大学宫,中央学宫与护国学宫!

那才是于国之根基有大裨益的手段。

“蒙毅,你如今也是国之干臣了。”

看着身侧的蒙毅,周清也是颔,当年野王之城的时候,就曾见过蒙毅,说来他的年岁还要较自己大上一些。

如今也不负所望,添为郎中令,入了卿的行列,再历练数年,入中枢辅政不难,而且其人精通律法,素有干才,还是很不错的。

“武真侯过誉了。”

神容方正,体态修长,甚为厚实,令人顿生好感,不若蒙恬之魁梧,肌肤较之蒙恬显得白皙许多,毕竟蒙恬终年在外奔波征战。

着玄黑色锦袍,束而冠,礼仪规矩。

“蒙氏一族三代辅国,老将军蒙骜虽死犹荣,上将军蒙武仍在关外统军,蒙恬更是北拒匈奴,你如今入内辅政。”

“遍观春秋之册,鲜矣。”

蒙氏一族,勇武忠正,周清很是欣赏,话语缓缓,给予极高的赞誉。

尽管蒙氏一族是从齐国迁移而来的外来宗族,但秦国自商君变法以后,已经没有那般的宗族隔阂,功劳为上,能者上。

否则,百年来,也不会出现诺大的秦廷之中,籍贯为山东诸国的官员占据七层,老秦人不过占据三层。

岁月长河中,蒙氏一族可惜了。

“武真侯!”

闻武真侯此语,蒙毅心生感动,那是蒙氏一族的报国之法,相较之山东诸国的世卿世禄,唯有秦国这里才可以让他们最快的绽露锋芒。

而历任秦王也丝毫不吝啬封赏,否则,一个外来的宗族缘何在短短数十年,就成为秦国军中豪族。

那就是明证。

若然放在山东诸国,怕是此刻他们的根基还未稳。

“蒙氏一族,可称忠武!”

秦王政亦是笑语看向蒙毅,秦廷之内诸人,自己所了解自然更深,蒙氏一族若然不可用,也不会有今日之局面。

蒙恬是自己继位以来就带在身边的军将,多年来,未有让自己失望,也深得自己信任,否则,自己也不会让其统帅三十万大军守御北方匈奴。

蒙毅自小也是出入咸阳宫,也曾多次见到,也曾多次考较,自己很是欣赏,成为郎中令以来,也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忠武两个字,的确可落在蒙氏一族身上。

“大王!”

蒙毅心神慷慨,又是一礼深深而落。

得忠武二字,蒙氏一族纵然肝脑涂地亦是难以报答,相较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三人国君,今王对于蒙氏一族更为知遇。

跟随大王如此,当不负所学,一展抱负。

“既然武真侯这般欣赏于你,今日.你便留下来陪我等宴饮吧。”

“李仲,吩咐尚食坊,为武真侯接风!”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花式快穿:男神,撩撩撩 穿越之镇国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