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又逢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 又逢君 第349节

又逢君 第349节 (第2/2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 盖世败家子 回到古代当逆子 大明:人在洪武,打造万古王朝 盛世新汉 品资治通鉴享快乐人生 漠野残阳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寒门极品秀才 穿越之镇国之王 三国乱世英杰 夺权:从废物皇子开始 反派:废物世子,开局龙阳圣体 皇后请自重 假太监:从攻略皇太后开始 别人争霸我种田,各路诸侯皆跪舔 开局全家流放:我搬空皇帝库房养嫂嫂 蜀汉中兴:从斩杀糜芳说起 升平惊梦

大冯氏也激动起来:“老爷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是我们一手将四郎养大,看着他娶妻成家。他就是我们沈家的儿郎。凭什么一封信,就让我们放弃四郎。”

“这一定是四郎在外结了仇家,有人故意坑他抹黑他的身世。老爷你想想,如果江雪当年真的和燕王……不说别的,燕王怎么会不认自己的儿子?这分明就是胡说八道!我现在就烧了这封信!”

沈茂目中闪过厉色:“信给我,我来烧了它。”

沈茂利索地燃起火折子,将信烧毁。

那封信,很快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大冯氏重重松了一口气,仿佛所有的烦心事都随之烟消云散。

叩叩叩!

敲门声响了起来。

“启禀老爷夫人,三公子和四公子从宫中回来了。”

沈茂和大冯氏身体齐齐一震,下意识地对视一眼。沈祐和沈嘉在宫中当差,怎么忽然回来了?莫非,宫中也出事了?

呸,用什么也字。沈府安然无事,一切都好着哪!

大冯氏当机立断:“我这就让丫鬟进来,将这里收拾妥当。”

沈茂略一点头,看了大冯氏一眼:“你去重新梳妆。”

大冯氏现在鬓发散乱,满脸泪痕,眼睛红肿,一看就是狠狠哭过的模样,不宜去见沈祐。

大冯氏忙张口应了。先重新梳了头发,匆匆净面,涂抹些脂粉,遮掩了几分焦灼憔悴。这才和沈茂一起去了内堂。

沈嘉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听到脚步声,立刻嚷了起来:“娘,你今儿个是怎么回事,磨蹭了半天才出来……咦?爹怎么也在!”

满腔心事的沈茂被气乐了,瞪了一眼过去:“我怎么就不能在家。倒是你们两个,不在宫里当差,怎么忽然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茂目光一掠,落在沈祐的脸上。

沈祐还和平日一样,神色淡漠,从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二叔,婶娘,我有一桩要紧事和你们说。”

“皇上要派我离京外任,官职又升了一级,去边军里统领骑兵营。”

沈茂一惊,霍然动容:“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日。”沈祐看着自己的二叔,声音放缓:“皇上要重整边军,日后或许要派骑兵主动出关打仗。皇上亲自问过我,这桩差事,我已经应下了。”

沈茂也是武人,当然清楚这不是“放逐”,而是栽培重用。

锦衣卫出身的沈祐,做到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已经到了顶。不过,锦衣卫的差事,以銮驾宿值守护天子为主,说直白些,就是天子的私军。锦衣卫里的百户千户,也多是虚职,体面是有了,却也没多少出头露脸的机会。

边军就不同了。

去边关是辛苦些,却也是一桩难得的际遇。如果能有所作为,也不枉保家卫国的男儿热血,更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为什么皇上不迟不早,偏偏是今日做出了这个决定?

沈茂不愿深想也不敢去琢磨,打起精神对沈祐笑道:“这确实是一桩好差事。你既应下了,就立刻打点行装,好好准备。”

大冯氏的关注点和沈茂就不一样了,兴冲冲地算了一算:“四郎已经是正三品,再升一级,岂不是从二品了?老天爷,大齐满朝武将,从二品的也没十个。我们四郎真是要有大出息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离去(四)

大冯氏这么一算,心里乐开了花。

沈祐看着满脸喜滋滋的婶娘,心里涌起阵阵热流,微笑着说道:“是,皇上封我做了从二品的威武将军。去边军后,统领骑兵营。以后只在孟将军之下。”

沈茂眉眼舒展,笑着说道:“好好好,这可太好了!”

庆安帝下旨,令边军练骑兵,每年要耗费几百万两的军饷。等骑兵营练成,就是边军中的精锐。能统领这么一支精兵,光想一想就觉得热血澎湃!

沈嘉不甘被冷落,咧嘴笑道:“皇上还令四弟挑五十个人,去边军里就有实差。我也报名了!到时候我们兄弟两个一同去边军,大展拳脚。”

沈茂没怎么意外,略一点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随四郎一起去也好。”

大冯氏其实万分不舍。只是,前几年,沈祐领兵出京打仗的时候,沈嘉都是一起去的。皇陵之战也好,边军守城战也罢,兄弟两个都在一处。眼下沈祐要离京去边关,沈嘉总不能抛下沈祐。

沈嘉虽然活泼跳脱些,真遇到大事了,总能帮一帮沈祐。

大冯氏忍着心痛不舍,低声道:“你们兄弟都走了,留下妻儿老少的怎么办?”

“还有一桩好事没说哪!”沈嘉眉开眼笑道:“皇上特意开恩,准我们带着妻儿同行。等去了边关,我们安顿在一处,也热闹些。”

大冯氏先是一阵欢喜,很快又舍不得孩子了:“你们两个带着媳妇去也就罢了,孩子就别带了吧!妙姐儿眼见着要到开蒙读书的年纪,旭哥儿昱哥儿都还小,只怕禁不住奔波之苦。不如先将孩子留在京城,等过个三年五载的,再送去边关。”

这可不行。

沈嘉冲沈祐挤挤眼,沈祐张口道:“孩子还是和父母在一处最好。我们此去都是携家带口,一路慢行,不会有事的。”

大冯氏还想再说什么,沈茂忽然看了她一眼。

大冯氏到了嘴边的话,便咽了回去,改而应道:“那你们可得细心照看着。在边关安顿下来,就立刻写信回来。”

沈祐笑着应道:“好,以后每个月都写信回来。”

沈嘉更是谄媚:“我半个月一封。”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躬耕于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