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世说人语》 > 翻译权威伍光建

翻译权威伍光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变成美少女,被正牌女主找上门 说好做烂动漫,进击的巨人什么鬼 冷女王的薄荷般爱情 只想和她一起 娱乐:杨蜜婚房,求我当男闺蜜 我婆婆是穿来的 别惹!小师妹脾气不太好 代号:清道夫 娱乐:开局潜规则,可她是杨蜜啊 我一农机厂,你说我供应航母火箭 开局继承小国,直接开启S3赛季 道长转行当律师?全网律师逼疯了 两界穿梭:有钱人轮到我来当了 开局一首好汉歌,你管这叫小鲜肉 神豪,开局倒卖货物日赚百万 春城江湖往事【孙世贤】 老子物理杀鬼,无敌一点怎么了? 黑丝校花变女仆,我竟是顶级二代 让你写奋斗,你写胜天半子祁同伟 开培训班后,满朝文武都是我学生

译书由来已久,如《周礼·象胥疏》:“北方有译者,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又《随书·经籍志》:“汉桓帝时,安息国沙门安静,赍经至洛,翻译最为通解。”清同治六年,李鸿章奏设翻译馆,时江南制造局初设于上海,以制造枪炮,须明西学,乃附设翻译馆。同治九年,广方言馆移并,译书百余种,为从事新学的知识大宝库。其时尚有金粟斋译书处,乃蒯礼卿所创办,汪允中、包天笑、方漱六主持其事。地点在沪市南京路,以太嚣杂,迁白克路登贤里,获得叶揆初叔父叶浩吾的日文译稿及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原富》《穆勒名学》等,即开始发刊。浩吾的书是直译的,不甚受人欢迎,严复的书,遵循信、达、雅三字要诀,颇引起一般新学者所重视。此后商务印书馆亦设编译所,规模比较大,严复的书,由商务印书馆汇印为《严译名著丛刊》,风行一时。和严复相竞爽,销数更在严复以上的,为林琴南所译的欧美小说,如《茶花女遗事》《吟边燕语》《块肉余生述》《十字军英雄记》《拊掌录》等,林琴南不谙外文,魏易、王晓斋等口述,而林氏以文言译之,往往出于意译,有时隽永超过原文,所以胡适之称赞他:“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样大的成绩。”商务印书馆汇刊《林译小说》,配着木箱供应,影响很大。

在民国初年,一度译文不为读者所喜爱,于是外文而华化,如包天笑的《梅花落》《馨儿就学记》,便是一个例子。一度译文畅行,又复华文而外化,朱鸳雏的《痴凤血》,便是一个例子。大凡文字一经翻译,什九失真,当时我友俞天愤,他戏把一篇华文,请甲翻为英文,再把这篇英文,请乙翻成华文,又请丙把这篇华文翻为英文,又请丁把这篇英文翻为华文,这篇文章,面目全非,不知所云了。

我国的翻译家很多,如马君武、苏曼殊、周建人、周启明、刘半农、周瘦鹃、程小青、傅东华、傅雷、李青崖、郑振铎、施蛰存、戴望舒、陈望道、丰子恺、谢冰心、耿济之、柳无忌、孙大雨、黎烈文、赵元任、赵景深、徐志摩、徐仲年、裘柱常、孙俍工、秦瘦鸥、焦菊隐、邹韬奋等,那是指不胜屈的,然以代表性来谈,还得推崇严复和林琴南、伍光建鼎足而三了。

伍昭扆,广东新会县人,一八六八年(即同治戊辰)生。名光建,一名于晋,幼年就读新会麦园村乡塾,明于思辨,颖悟冠群,而志趣不凡,年十五,考入天津水师学堂,习数理,每试辄列第一名。这时候官严复适任水师学堂总教习,他在该校凡二十年,弟子虽多煊赫,引为最得意的,便是伍昭扆。昭扆肄业五年,以最优等毕业,奉派赴英国。入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受教于莱伯特、皮雨逊诸名宿,深究物理数学,又习英国文学五年,仍以第一名毕业。归国后,执教其母校天津水师学堂。这时严复升任总办,倚重昭扆如左右手。甲午中日战争,伍激于义愤,慷慨请缨,以双目近视,未被调遣。战事结束,他随滁县吕增祥(秋樵)东渡日本,襄理洋务。增祥久居合肥李鸿章幕,学问行谊,性情识度,见称于当世,诗文书法,尤为艺林所重。严复晚年与友书,谓:“平生师友,令人低首下心而无间言者,吕君止而已(君止为增祥别字)。”伍自识增祥,乃兼治文哲之学,博览中西典籍,见闻益复宏广。庚子之役,他由津沽避居上海,与钱塘汪穰卿同为《中外日报》撰稿,并设计插画、评论,面目为之一新。常州盛杏荪创办上海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延聘伍氏为提调,他对学生宽严并济,诸生翕然从之。时学校甫兴,绝少适当课本,他抽暇自编力学、水学、气学、磁学、声学、动电学、静电学、热学、光学等九种,精审显豁,图解习题,尤为赡富,商务印书馆为之付印,学部大臣审定,列为中学教科书。商务之张菊生、夏粹芳,明察潮流,复以伍氏博学,请编《英文课本》,成六卷,从字母拼音以迄英语名著精选,浅深相接,期以六年培成英语人才,及书出版,各校纷纷采用,凡清季光宣以至民国初元,国人之习物理英语的,无不读伍氏之书。当时之谈西学的,无不知伍氏其人。

伍氏一度从政,清季,群僚纷言立宪。光绪丙午,设考察政治馆,派端午桥、戴鸿慈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伍氏任一等参赞,诸大臣倚赖实多。所至欧美各国,每值演说,都请伍氏任之,他义正理充,吐属温雅,听者为之惊服。归国后,声誉益隆,端午桥、张安圃、岑西林等,先后开府两江、两广,均延伍氏主持洋务、外交,折冲樽俎,备著功绩。英舰曾借细故,直驶广州沙面,卸炮衣相胁,伍氏不为慑惧,卒以理服敌方。己酉,清廷赐文科进士出身,严复与伍氏师生同与其列,一时传为佳话。时初设海军处,伍氏以海军耆宿,出任顾问,兼一等参谋官。庚戌,扩为海军部,伍氏任军法司、军枢司、军学司司长,公暇,仍不忘一般教育文化。辛亥春,与蔡元培、张菊生等,创立中国教育会,被推为副会长。鼎革后,他以南方气候阴湿,有失体健,迁地为良,居住北京。历任黎元洪、冯国璋两总统顾问,又财政部顾问、财政部参事、盐务署参事、盐务稽核所英文股股长。时方革新盐政,稽核所总办萧山张岱杉与会办英人丁恩,商订章则,请伍氏起草。他瞻顾周详,行文条达,保持国家权益很多。任股长十年,以老乞休。后北伐军兴,他南下,任行政院顾问、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此后卜居上海,较多闲暇,因得重事译著。

他历年先后译著,有《西史纪要》《法宫秘史》《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法国大革命史》《人之悟性论》《霸术》《泰西进步概论》《罗马英雄》《红字记》《红百合花》《弱女飘零记》《费利沙海滩》《妥木宗斯》《财阀》《洛雪小姐游学记》《饭后哲学》《伦理学》《泰丕》《旅客所说的故事》《在山上》《革命的故事》《大街》《坠楼记》《死的得胜》《海上的劳工》《结了婚》《罪恶》《置产人》《洛士柴尔特的提琴》《伽利华游记》《二京记》《俾斯麦》《安维洛尼伽》《希尔和特》《甘地特》《维克斐牧师传》《大伟人威立特传》《拿破仑论》《约瑟安特路传》《巴尔沙克短篇小说》;尤著名的,有迭更司的《劳苦世界》、歌德的《狐之神通》、布纶忒的《狭路冤家》、大仲马的《侠隐记》《续侠隐记》(一称《三剑客》),为伍氏的代表作,绝版数十年,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重印。这些当时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且有列入《英汉对照名家小说选》。又《山宁》《列宁与甘地》,由华通书局出版。《夺夫及其他》,黎明书局出版。《债票投机史》,神州国光社出版。《造谣学校》《诡姻缘》,新月书店出版。

抗战军兴,他体力不济,未克西行,杜门不出,但译事仍未稍停。然出版机构,人都随政府西迁,稿件复不便邮寄,又不愿在敌伪刊物上发表,故所成均未付梓。计有《第一次欧战的缘起》《英国第二次革命史》《一六四〇年的英国革命史》《俄皇大彼得本纪》《古希腊英雄记》《朱理罗曼》《中国人致英国人书》《英国地方自治纪略》等五十余种。此外尚有巨著二种,一为《苏联文明》的原作者威伯夫妇慕伍氏名、并得前驻英大使郭复初的介绍,寄书伍氏,托译汉文,伍氏接受。盛情感动之下,年余才完成,不幸敌伪破坏文化,国人在沪的,搜索株连,为患无已,伍氏便把译稿付之一炬。一为英国史学名家吉朋,著有《罗马帝国衰亡全史》,乃应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之约而翻译的,字斟句酌,考证弥详,二年始竣,因原书附注尚待补译,留未付印。一九四三年春间,他患气喘,心脏颇呈衰状,经西医诊治,服药注射,稍见舒解。入夏,势忽转剧,疗治无效,延至六月十日己刻,终于沪寓,春秋七十有七。遗嘱火葬,翌晨在静安寺路万国坟山(今静安公园)举行。夫人吕慎仪,娴淑端庄,为增祥长女,先九年逝世,亦火葬于此。子三,长伍庄,号周甫,任职资源委员会。次伍荀,号况甫,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从事自然科学之译作,酷嗜京剧。逝世后,家人检得他所保存的戏单、戏广告、剧评,得胜留声机器公司,及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目录册,尚有他手抄唐西园、罗瘿公、言敦源、张季直、黄秋岳,关于捧角的诗词及凌霄汉阁与袁寒云论剧长书。又有数字的剧名,列为一表,如《一口剑》《二进宫》《三江口》《四进士》《五人义》《六国封相》《七星灯》《八大锤》《九龙杯》《十面埋伏》《百花亭》《千钟禄》《万里缘》(数字剧自一至万,附列甚多,不仅每一数字一剧),还有一些川剧、越剧、甬剧、常锡剧、木偶剧。又贴留了徐慕云的《故都宫闱梨园秘史》,具有掌故资料。季伍范,号蠡甫,声望更盛,他和我同任市政协之文史资料委员,可是彼此参商,没有见过面。他为文艺理论研究专家,有时作国画,署名敬庵。著作有《理想之歌》《丹橘颂》《珍珠曲》,被转译为英法文。复创作大型话剧《一代英豪》。任上海复旦大学文学教授。女二,长伍莹,字孟纯,次伍璞,字季真,今年已八十余高龄。我和季真频通音讯,承出示她尊翁昭扆六十岁时所摄的照片,戴眼镜,目光炯然,顶发微秃,不蓄须,穿马褂,具学者风度。昭扆喜昆曲,藏有《无瑕璧头段串关》《铁旗阵三十段串关》《通仙枕末段八出》《十六段中兴图八出》《通天犀四出总本》,这些都是楷书精抄本,昭扆自旧书铺购来,惜不知出于谁的手抄,但每册上都钤有“伍光建印”朱文章,可知是他喜爱之物了。别有一册,无首无尾,那就不知是什么,总之也是昆曲本。又一本为石印的昆曲样书,首冠吴癯庵《六也曲谱序》。又昭扆手录《玉台令》《归国谣》词二阕,书法也很秀逸。

他生值民族革命思想动荡之大时代,识见先进,以灌输西洋学术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此,殆四十寒暑,计先后译著共一百三十余种,约一万万言,其内容或董理西洋文化之全面,或分述西洋语文、科学、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及一般社会之真谛,就体裁而言,则论说、批评、史传、小说、剧本、童话、随笔,诸体俱备,而选材皆寓深义,务使这一时代之读者,了然于泰西立国之道,盛衰之理,及名儒之言论,英雄伟人之行事,以兴起见贤思齐之心,树立发愤自强之念,更旁及社会道德之观念,民间生活之素描。而于说部,尤多择其抒写至性真情之作。他早期用文言,署名君朔,笔墨有类盲左。后期用语体。民初,胡适之创白话运动,很推重他,称为“语体新范”。平生不置产业,身后仅遗稿与藏书二三万卷,社会人士,于重庆假国立中央图书馆举行追悼典礼,吴敬恒撰追悼会缘起,详述其一生。参加者,如居正、于右任、胡适、但焘、马衡、洪深、老舍、江一平、梁寒操、陈树人、叶楚伧、邵力子、顾颉刚、徐蔚南、陈望道、汪旭初、沈德鸿、刘成禺、戴天仇、张伯苓、王庞惠、郭泰祺、曾虚白、梁实秋、万家宝、程沧波、程天放、郭沫若、胡风等,均属一时名流,各报纷载其事。

他起居有节,晨五时必起身,略作运动,饮食注意营养,不贪口腹,每餐备四五种小盘,每盘食品,都有其不同营养价值,人称:“伍老餐桌上,一味味的都是药品。”早餐后,执笔二三小时,外出散步一小时,整理收拾工作一小时,午后睡半小时。醒起,浏览书籍,或访友清话,或赴梨园听歌。服御方面,非常俭朴,从不讲究,为赴西友宴会,则更衣修整,恐失国体。住的方面,他说:“人生一半的时间在住处,故必须注意住宅环境与阳光空气等。”他的北京住宅,有一五十平方的房间,满置书籍,俨然一小小图书馆。后经数度迁移,损失了一部分,他故世,即捐赠广肇公学。行的方面,每天必徒步若干里,风雨无阻。七十岁以前,每值夏暑,必去张菊生的庐山别墅小住,幽情遐致,旷怀自逸。原来他择交甚严,与张菊生尤为莫逆。他卒后,菊生挽以联云:“天生有才胡不用?士唯有品乃能贫。”除菊生外,尚有一位外国朋友,和他也属知交。这位朋友为爱尔兰医师柯司泰复。三友每日相聚,说古道今,引为至乐。柯为当时时疫医院创办人,热心公益,笃于友道,喜爱我国书画古玩,有所得,辄请菊生、昭扆为之鉴别真伪。昭扆经常外出,或数年,或数月,柯医师每月来伍宅,一瞻其一家老小,有何病痛,为之诊治。

伍氏与严复有戚谊,不仅师弟关系,因伍氏娶吕增祥长女,次女为严复之长媳。据伍季真见告,增祥廉洁奉公,清风两袖,黎庶爱戴,有吕青天之号。擅书法,蜚声南北。酷爱碑帖,某次,曾质衣物而购买一帖,珍之如琅球。五十二岁,即殁于任上,身后萧条,遗孤四人,艰于度日。第二子吕彦直,由姊氏抚养,并携之赴法国留学,未久归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奉派去美深造,学成回国,设计广州中山堂及南京中山陵,凡数百级,建筑平面形象如木铎,取木铎警世之意。且以我国传统风格为主,融合西方建筑精髓,简朴、浮厚、坚固、美观,四者俱备。

伍氏欢喜种植,但不讲求珍品,即草花亦所滋培,芳杜柔蘅,触目皆是,最爱石榴花,庭前植数树,仲夏花开,蒸霞簇锦,红酣如火,他盘桓其间,怡然自得,果实累累,朵颐大快。正北京时,喜逛古玩摊头,和旧书铺,书破无所谓,古玩明知其为伪,摩挲作为消遣。少壮时,喜吸高级雪茄烟,晚年戒绝。任何赌博,即棋类亦不喜弄。公余之暇,往往朗诵前人诗词,或抄录成帙,谓:“一以练声,一以练字,闲处光阴,无穷情趣。”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隐世小医仙 英雄联盟:我的时代 大兴朝驸马须知+番外 都市修仙从摆摊开始 万劫神王在都市 熔城 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 正道之光 神豪从秒杀开始 突然有钱了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