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木有 > 第137章 粮食危机

第137章 粮食危机 (第2/2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宠妾灭妻?不存在的,娇妻美妾我都要 朕先革了这大明 生不逢时之吾父商纣王 我在宋末揭竿起义 千年小记 最废大皇子,边境三年皇帝哭求让位 我刘和,再续炎汉 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 兰陵王世子 郡守三年,父皇求我继承大统 上山为匪 无敌七皇子 大明:自曝穿越后,一年平辽 唐太宗李世民 废物皇太子:我退婚你们紧张什么?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天下长宁 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秦寿皱了皱眉头,随即开口问道:“若只是施粥,能够撑多长时间?”

白毅闻言满脸苦涩的说道:“回禀国君,末将所说的,已经是最少的粮食…”

秦寿从原地站起身来,向着白毅吩咐道:“带寡人去粮仓看看。”

召国是一个安定的数百年的国家,虽然之前每年都会向周天子进贡,但也不至于只有这么一点存粮。

召国现有青壮两万五千多人,其他人口加起来,差不多已经接近十万人了。

而除了国人之外,召国还有公卿,公卿手底下还有奴隶,这些奴隶可不被计入国人之中。

秦寿在白毅的带领下来到了召国的粮仓,在仔细清点之后,现召国只有粮食十七万石。

一个成年体力劳动者一年需要吃大约四石粮食,如果不从事体力劳动,最少也需要消耗两到三石。而妇女,儿童,老人等等,也需要消耗一石五到两石不等。

十七万石的粮食,确实只够百姓吃到明年开春。

秦国虽然还有一些存粮,但是因为秦国的勋爵每年都有粮食作为俸禄,所以,秦国不单单拿不出多余的粮食,秦寿甚至还想过从召邑找补一些!

然而现如今看来,这个想法完全是泡汤了呀!

但是秦寿却有一事不解,如果召国只有这么一点粮食,那么,召恒又哪里来的胆子跟秦国玩持久战?

难道,召恒就真的不顾召邑百姓的死活了吗?

也就在这个时候,蛮虎却是带人拉着一车又一车的粮食送了过来。

“蛮虎,你过来——”

白毅见状也是新奇,急忙开口招呼蛮虎。

蛮虎见秦寿与白毅都在,顿时乐呵呵的跑了过来。

“君上,将军——”

方才一见面,蛮虎便兴致勃勃地向着二人见礼。

“这些粮食从何处来的?”

秦寿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蛮虎当即笑呵呵的说道:“这个呀,这个是从召国李大夫家里查抄来的。我…末将想着都是召国的粮食,自然是要堆积到一起,方便君上清点,这才把他们通通拉过来了。”

秦寿闻言当即恍然大悟,这个时代与后世的封建社会不同。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使用相同的税收制度,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使用的一样的田地法制。

“召国原来是井田制度!”

按照井田制度,只有最中间的一块儿土地收益归国家所有,周围土地收益归私人所有。所有土地的所有权都归国有,禁止私人买卖。公卿贵族都只有耕种权,乃是周王朝设立的一种乌托邦式的土地分配模式。

这看上去非常的美好,然而事实上,因为土地都是国君和公卿的,主要劳动者的奴隶与国人却被排除在外。

以至于百姓手中只有维持基本生存的粮食,而公卿贵族手中的粮食却是越来越多。

遇到荒年的时候,国君还要出粮赈灾,而公卿贵族嘛,那就看他们心情了!

故而此时的召邑,粮食最多的不是召国的国库,而是那些公卿贵族之家的私库。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随机推荐: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