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乾憨婿萧鱼柔简介 > 第六百七十三章 捉钱令史

第六百七十三章 捉钱令史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刘备结拜不要我,反手自立争天下 长生仙秦 三国穿越之我有系统 明末:朱由检知道什么叫科技吗?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乱世小土匪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永乐合伙人 瞎子县令,朱元璋口中大明第一贪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靖难之役,吾弟当为尧舜 创世纪星火 三川雪 重生之我在民国 大楚王朝 逍遥小闲王 历史军队创建,开局长城守卫军 人在红楼,柯学破案 乾京策 铭记历史抗战故事

天天给人扛轿子,卷帘子,在皇宫里苦的一逼。

但是他们胆小,也不怎么敢吭声。

李世隆有些尴尬,自他登基以来,国库就没充裕过。

因为实行的是休养生息的政策,大乾的税收并不算重。

再加上灾祸连年,也是连年减税。

有粮食禄米,没银子俸禄。

在位九年,怕是有一半时间都是没有足实放俸禄的。

京城里七十多个衙门,办公经费少得可怜。

比如大理寺,以前李存功在的时候,还算可以,孙志国上任,穷的叮当响。

“陛下,臣听说,京城其实多个衙门,出现了一种叫‘捉钱令史’!”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李世隆定睛看去,先是一愣,旋即一喜,“温良,你什么时候到京城的!”

诸葛遂,字温良,南河郡公,之前在同州当刺史,跟屈突拔一样,都是调任回来的。

诸葛遂上前,恭敬下拜,“臣也是上午刚到,就先来户部看看,没有第一时间去见陛下,请陛下见谅!”

李世隆连连摆手,“何罪之有!”

诸葛遂也是他信任的大臣,此人不怎么喜欢溜须拍马,但是能力没的说的。

对李世隆而言,拍马的臣子要,不拍马的更重要。

“谢陛下!”

诸葛遂起身,继续道:“那臣就继续刚才未说完的话,臣之前远在同州都听说过‘捉钱令史’,这些人为了办公经费,向民众放贷,几倍之息。

而臣听说,京城居然有六百多位‘捉钱令史’,一年以后都可以实授官职。

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官员的位置都要被‘捉钱令史’占满。

朝廷学府培养的知识分子,地方挑选的精英分子,优中选优地,选择出品德高尚者来做官,还免不了有些人营私舞弊。

现在使用‘捉钱令史’,培养出这些逐利之徒,个个都给官职,如何得了”

诸葛遂的话,也让在场的人沉默。

的确,捉钱令史的出现,使得传统正途出身的官员感到恐慌、愤怒。

只是没人敢说而已。

这件事,李世隆也是略显迷茫的,因为国家太穷了。

从起事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财税枯竭。

虽然有秦墨支招,但是把这些钱银摊牌下去,还是不够看的。

为了解决官员的俸禄和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问题,太上皇设计了一套特殊的制度,朝廷放贷和出租,即公廨钱和公廨田。

所谓“公廨钱”,是指朝廷给每一个衙门都分配一些土地和钱,由官员去经营,赚的钱就充作办公经费和俸禄,这样就不用朝廷办公费用。

朝廷还会根据官员地位的高低授予他们一部分永业田,再根据官员职位授予一部分职分田。

官员调任的时候,需要把职分田交回去,到下一个岗位再重新分配。永业田则可以保留并传给子孙。

如此一来,官员的收入就有了保障,不再需要朝廷给的俸禄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我夫君他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