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科幻推理 > 盛世华唐大酒店 > 第185章 英明神武李明达

第185章 英明神武李明达 (第1/3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盗墓:一手六脉神剑,佛爷求拜师 想做人的那些日子 娱乐:拿下蜜蜜,我缔造影视传奇 精灵:盘点小智的十大神兽同伴! 四合院的风光人生 叶罗丽:以欲为名 快穿:又被他骗到手了!!! 【追金主火葬场】我跪等哥哥回头 末世船王 柯学转运师,开局小兰求饶 快穿之始乱终弃渣女系统 回到宋朝当暴君 四合院:送傻柱进号子,易跪无用 鹿岛的星际战争 港片:开局十三太保,横行霸道 活下去2002 夫人使不得 北宋有坦克 穿成大理寺卿早亡的发妻 亮剑世界:我疯狂扩兵

大唐创业集团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素养,会议结束之后,李世民的各项政策迅得到执行。

先是宣布免除赋税徭役三年,此举一出天下震惊,把这些都免了大唐准备怎么建设辽东?

纯靠关内输送物资吗?那海量的物资能把大唐拖垮。

一想到这种未来,许多国家的和势力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要是大唐真的被高句丽给拖住后退,无力兼顾其它,那他们就能获得相对宽松的展环境啊。

薛延陀、百济乃至新罗,都是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其中尤以薛延陀的夷男可汗最为高兴,对于李世民的政策他给的评价是

“天可汗老矣,仁德虽在,然王霸之心不复。”

大唐国内也是一片哗然,从未见过如此政策啊。

然后弹劾诸位宰相的奏折,如雪花一般向着辽东而来。

为啥皇帝的政令,那么多人弹劾宰相呢?

原因很简单,皇帝怎么可能会错?

且还是刚刚覆灭的辽东强国高句丽的,英明神武的贞观皇帝,更不会错。

那么错的一定是诸位宰相,他们没有好好辅左皇帝。

宰相们也知道,这个锅他们必须背,所以都选择了无视。

李世民自然不会因为这些弹劾,就更改自己的政策,朝令夕改问题更大。

与之相反的,高句丽国内的百姓纷纷感念天可汗仁慈。

涌动的暗流在短时间内缓和了下来,高句丽的普通百姓,对唐军的态度有了明显好转。

就连读书人群体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仁德世间少有,远非荣留王、渊盖苏文之流可比。

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权贵、官僚阶层则不然,他们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对大唐釜底抽薪的行为非常不满。

但他们却并没有采取任何针对性措施,来破坏大唐的这个政策。

在他们看来完全没那个必要,高句丽的民心能不能安抚不知道,大唐先就会被拖垮。

他们在等着李世民自己食言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才是反击的最佳机会,说不定一举复国都不是没有可能。

之前一直都是傀儡的高藏王,也停止了私下串联,老老实实的当起了安乐王,坐等时局变化。

也正是因此,当李世民的第二条政令颁布的时候,他们未能及时应对。

等他们反应过来,事情已成定局。

李世民的第二条政令是,把所有缴获的粮食全部分给百姓,并且许诺每年都会往辽东输送百万石粮食平衡粮价。

此令一出别说是高句丽了,就连新罗、百济乃至契丹、奚人等部族也都狂喜起来,纷纷高呼天可汗万岁。

这下高句丽国内最顽固的读书人,都不得不站出来说一声,天可汗真仁君也。

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投入市场,直接解决了辽东粮荒问题,缓解了百姓眼前的压力。

而每年百万石粮食的输入,则解决了长远问题。

辽东土地虽然肥沃,然而天寒地冻又缺少良种,产出其实并不多。

百姓辛辛苦苦干一年,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要缴纳各种赋税。

所以粮价居高不下,辽东百姓深受其苦。

百万石粮食的输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却给了百姓喘息的余地。

高句丽作为辽东大国,它的粮食问题得到缓解,周边其他各个势力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可以说,此举惠及的不只是高句丽一家,而是整个辽东。

但关于陈景恪的那个‘熟记箕子和辽东简史者方能取粮’的提议,李世民并没有这么做。

他去请教原因,李世民也没有解释,只是让他自己思考。

陈景恪想了半天都不得要领,不过没几日就有人送来了答桉。

李明达来了。

这位小姑娘日子过的可谓是非常悠哉惬意,在苏定方的保护下四处游玩。

甚至还攻打下来了几座小县城,过了一把女将军的瘾。

而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也让她更受军方的喜爱。

如果不是因为天气逐渐转凉,不再适合到处乱跑,她还不准备过来汇合。

对此陈景恪也是相当的无语,这个媳妇貌似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安分啊。

不过……他反而觉得这样的她更有魅力了。

然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制服诱惑之将军限定。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星铁国运:从扮演景元元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