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366xs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366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开局拐走杨玉环 > 第三百三十四章 行路难

第三百三十四章 行路难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幻星繁天 从超神开始到诸天万界的剑仙 鬼灭开局一杠枪 归逆天 仙道殊途 天一大帝尊 修仙除魔的世界里做阎王 从凡人开始修习魔功 修仙,我捡到一颗小世界 叁笙界 我,开挂飞升! 凡人之剑仙 我在神诡大明肝经验 来自无有之间,追寻遗失过往 万时之秋 通灵术拯救世界 重生之不打工修仙 玩个游戏而已,怎么成真了 云山默行 灵气复苏我能模拟武侠人物

且说皇帝仓卒西幸,因为随行人数较多,行进得并不算快,那些皇亲国戚们平日在京城将养惯了,各个娇生惯养,哪里这般长途奔波过,还嫌车马颠簸,只是叫苦连连。

行得虽慢,皇帝也并没那么担心,京城还有一部分士卒在里面,兴许能抵抗几天,而且自京城入蜀的道路崎岖艰险,叛军一时半会应该也追不上来。

皇帝不急,杨国忠却很急。

在路上耽搁总是不安心的,他只想赶快去到自己的地盘,依仗着蜀地艰险的地势据守,方可高枕无忧。

一行来到一处,路上只见有许多军役,手中各执草把在那里伺候。

皇帝看了好奇,命停车,掀开车帘问道“他们在这里干什么?”

扣扣伍6彡⑦④彡6⑦伍

杨国忠骑在马上紧紧跟着,拍马走过来奏道“禀圣人,这地方富饶,积财甚多,但苦于一时间不能全都载走,臣担心这些财物将来恐为贼人所得,反倒给贼人增添了物资,所以臣想将这些财宝尽数焚烧,省得留给贼人了。”

自己带不走的,便销毁了,不留给敌人。

杨国忠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他也真是心狠,将这么多的财物焚毁,任谁见了也得心疼不已。

可是杨国忠早就见惯了金山银海,这些财物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入粪土一般。

李白视金钱如粪土,是因为他本就没钱,物质上满足不了,只好退一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那份对钱财的不屑里多少有些不甘。

而杨国忠老人家的境界似乎又上了一个层次,他对于钱财的不屑,是因为他已经富可敌国,要什么有什么,再多的钱财,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皇帝顺着看了过去,果见不远处,大批大批的钱财堆成了一个个小山包,看起来有不少。

即便是见惯了各般金银宝贝的皇帝,此时仍觉得就这么烧了有些可惜。

皇帝叹了一句“这么多钱财,烧了挺可惜的,要不留着吧。”

杨国忠又上前说道“圣人不必心疼,到了蜀地,咱们便不缺了,金银珠宝要多少有多少。”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a费小<a说,无广&告在线a。免费阅.读!a*

站在一个个小山包前,手持草把火炬的士兵们纷纷皱起了眉头。

这么多的钱财,对于普通人来说,可真是天文数字,只要随手捞一把,便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他杨国忠没过过穷苦日子,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钱财,哪怕是分给诸位士兵,也比烧了好。

士兵们都愣愣的看着这些钱财,脸上或是带着不甘,或是带着心疼,或是带着愤怒,心想等会杨国忠下令焚烧,要不要犹豫一下。

皇帝听了杨国忠这般说,怒道“贼兵来了,要是什么也得不到,岂不是要苛求于百姓,大加搜刮,那还不如将这些财宝留在此处,宁愿让叛军拿去,也不要让叛军伤害了百姓。”

这般割肉喂狼的做法,理论上来说,终究不能治本。

但也算是个权宜之计,也许狼吃饱了,便暂时放过百姓一马呢?

这便是能拖一会是一会的道理。

李隆基后期虽然不是个好皇帝,受人蒙蔽,却害没到昏庸至极的地步,对于百姓的死活,他还是很在意的。

原先只是因为听信了小人之言,再加上他的自大,觉得天下安定,四方富饶,歌舞升平。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a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一路上见了不少百姓惨状,此时的皇帝已经隐隐明白了,也许自己以前的一些看法是错的。

“让他们都退下!”想到此处,皇帝厉声说到。

杨国忠不好得反驳,于是叱退军役。

手持火把看着那些钱财心疼不要的士兵们,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轻松的表情。

皇帝这才命人驱车前进,缓缓登上前方便桥。

才过了便桥,杨国忠便立即命人焚桥。

皇帝在车中听闻后边的吆喝声,掀开车帘回头一看,只见桥头已经缓缓烧了起来。

皇帝眉头紧皱,忙唤来了杨国忠问道“为何又放火?”

杨国忠答道“此桥是通往两岸的唯一通道,将桥少了,以防叛军追来。”

皇帝蹉跎道“百姓也要用这桥来逃避贼人的追击,现在要是烧了桥,若是叛军来了,对面的那些百姓们怎么办。”

原文-来自于a-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杨国忠说道“圣人龙体要紧,区区草民的命,不值一钱,死便死了。”

皇帝摇了摇头,“要是这般无情,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于是忙唤来了高力士,让其率军士往扑灭。

高力士带人前去扑灭了火,前来奏道“禀圣人,火已经扑灭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逍遥镇魔录 钢铁大明之蒸汽时代